[发明专利]一种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018.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巍;蒋汝成;杨霖;张仲伟;陈欣;浦承松;谢波;段光福;班静雅;裴倩楠;焦军丽;陈哲灝;黄伟;骆辉煌;冯顺新;杨青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3/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林合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水质 净化 水资源 重复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联通的汇流区、生态调蓄带和湖滨带;
所述汇流区用于汇集生产生活废污水、农田作业区退水和农田面源径流,并将汇集的废水导入生态调蓄带;
所述生态调蓄带设置于汇流区和湖滨带之间,并根据该区域河道和沟渠的位置,在所述生态调蓄带的长度上间隔设置若干个分水口;所述生态调蓄带包括拦截子系统、净化子系统和调蓄与回用子系统;所述拦截子系统用于拦截导入废水中的泥沙和杂质;所述净化子系统包括潜水型湿地,潜水型湿地与拦截子系统联通,用于深度净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所述调蓄与回用子系统将所述净化子系统中净化完全的水资源分别导入湖滨带补水和用水区进行水资源的回用;
分水口将生态调蓄带间隔形成多个隔断的调蓄带;
分水口包括闸室、分水箱涵、联通箱涵和拦河闸;其中,闸室用于控制天然河道的水流方向,闸室的迎水面设置拦河闸,闸室的两侧各设置一道分水闸,分水箱涵设于分水口的两侧,分水口两侧调蓄带和天然河道之间,用于联通调蓄带和天然河道;联通箱涵设于分水口底部、用于联通由分水口间隔隔开的两侧调蓄带;
生态调蓄带需要补充清洁水资源时,关闭闸室的拦河闸,开启两侧的分水闸,将天然河道的水引入调蓄带中,进行补水;生态调蓄带在遇到超过其承载负荷时,开启拦河闸和分水闸,将调蓄带的水引入天然河道,进行泄洪;
而在泄洪时,由于天然河道洪水量很大,且水质较好,而生态调蓄带水容量承载负荷有限,在汛期时,需要和天然河道分开泄洪;在极端枯水时节时,生态调蓄带通过与天然河道联通的分水箱涵,引入天然河道的清洁用水,保证生态调蓄带内的生态平衡;
联通箱涵设于分水口底部、用于联通由分水口间隔隔开的两侧调蓄带,使得被分水口间隔隔断的生态调蓄带互联互通,进而将当前水容量较大的调蓄带中的水导入水容量较小的调蓄带中,即间隔隔断的调蓄带之间可以协同水质的调蓄,增加水质净化和调蓄的效率,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调蓄带水质调蓄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调蓄带根据联通区域河道和沟渠范围设置其调蓄长度,并在其调蓄长度上间隔设置六个分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子系统包括与所述汇流区联通的进水口和与进水口联通的泥沙拦截沉淀池和入调蓄带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子系统为潜水型湿地,其内种植有具有强水质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型湿地水面宽度为50m-80m,水深深度小于等于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湖河道水质净化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与回用子系统包括水泵站和与水泵站联通的泵站进出水池;所述水泵站通过引水管道分别与用水区、净化子系统和湖滨带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0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