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LF2铝合金及消除LF2铝合金挤压粗晶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824.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军;林顺岩;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F1/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lf2 铝合金 消除 挤压 粗晶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LF2铝合金,包括LF2铝合金的标准组分和含量、杂质含量的Zr和杂质含量的Sc和/或Er。本发明在不影响LF2合金成分标准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杂质含量的范围,加入了杂质含量的Zr和杂质含量的Sc和/或Er,提高了LF2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消除了LF2合金挤压棒材粗晶,提高产品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F2铝合金以及LF2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LF2铝合金及消除小规格LF2铝合金挤压粗晶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础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或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或锂等。根据铝合金中所含金属元素的不同,铝合金板大概可分为8大类,1系为工业纯铝,2系为铝铜合金铝板,3系为铝锰合金铝板,4系为铝硅合金铝板,5系为铝镁合金铝板,6系为铝镁硅合金铝板,7系为铝锌合金铝板,8系为铝与其他元素。
LF2铝合金,又称5A02铝合金,是Al-Mg系防锈铝,不可热处理强化。LF2铝合金的镁含量较低,其塑性较高,成形性好,而强度较低,冷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而塑性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良好,适于在海洋环境中使用,合金的焊接性好,其切削加工性在退火状态差,半冷作樱花状态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与3A21相比,LF2强度较高特别是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塑性与耐蚀性高,在这方面与3A21相似;热处理不能强化,用电阻焊和原子氢焊焊接性良好,氩弧焊时有形成结晶裂纹的倾向;合金在冷作硬化和半冷作硬化状态下可切削性较好,退火状态下可切削性不良,可抛光。正因为如此,LF2铝合金适用于有高度工艺塑性要求和耐蚀性好的焊接结构和容器,如油箱、汽油和润滑油导管、指甲、法兰盘、以及轻载荷的零件,船舶、车辆的内部装饰件等,线材用作铆钉或焊条。
在铝合金挤压过程中,合金主要有不均匀变形和剪切变形两种方式,该变形方式会造成模孔边缘和中心部位的变形程度不同,造成合金不同部位金属畸变储能的差异,导致合金开始再结晶温度不同,而合金在开始再结晶温度较低的部位优先再结晶,再结晶晶粒长大,形成粗晶组织缺陷。虽然根据GB/T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中“粗晶环应在淬火产品切取的试样坯料(或淬火后的试样坯料)”的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对不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在检验低倍时,不考虑粗晶环问题,对于有粗晶的低倍试样,则按晶粒度按不超过4级进行检验。但是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细化,对LF2铝合金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客户对粗晶的缺陷也更加看重。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方法,能够消除LF2合金在挤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粗晶缺陷,已成为铝合金生产企业以及诸多一线研发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LF2铝合金,特别是一种消除小规格LF2铝合金挤压粗晶环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LF2铝合金提高了再结晶温度,消除了LF2合金小规格挤压棒材粗晶,提高产品成品率和生产效率,而且方法简单,适用性广,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LF2铝合金,包括LF2铝合金的标准组分和含量、杂质含量的Zr和杂质含量的Sc和/或Er。
优选的,所述杂质含量为小于等于0.05%。
优选的,所述Zr的含量为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05%;
所述Sc和/或Er的含量为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05%。
优选的,所述LF2铝合金的标准组分和质量含量为:
Mg:2.0%~2.8%;
Mn或Cr:0.15%~0.4%;
Ti:≤0.15%;
Si:≤0.40%;
Fe:≤0.40%,其中,Fe和Si≤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9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