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的存币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0888.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Q20/36;G06Q20/38;G06Q20/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杨晓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货币 钱包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数字货币钱包的存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字货币钱包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将存币指令信息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包括:存入来源币串列表、存入金额以及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标识;所述币为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为所述存币指令信息添加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标识以生成存币转移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
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响应所述请求,根据所述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标识和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标识确认所述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属于所述存币指令的作为收款方的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然后基于存入金额和预定义的支付策略确定实际转移金额,并根据实际转移金额将所述存入来源币串列表作废,生成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将包含所述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实际转移金额的转移结果信息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
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将所述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存入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并根据所述实际转移金额对所述用户的账户进行入账,并生成入账结果信息,根据入账结果信息和转移结果信息生成存币结果信息以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终端;
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向所述用户展示存币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币指令信息还包括:钱包终端标识和钱包终端签名,所述存币转移请求还包括: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签名,所述转移结果信息还包括: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签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为所述存币指令信息添加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标识以生成存币转移请求之前,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验证所述钱包终端签名;
在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将所述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存入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之前,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确定所述钱包终端标识与预存储的所述用户的账户关联钱包标识一致;
在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在根据所述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标识和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标识确认所述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属于所述存币指令的作为收款方的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验证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签名和/或所述存币指令信息的钱包终端签名;
在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将所述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存入服务端数字货币保管箱之前,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验证所述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签名,并确认所述实际转移金额与所述存入去向币串列表金额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结果信息还包括:找零去向币串列表;
所述方法还包括: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根据实际转移金额生成找零去向币串列表;
数字货币钱包终端收到存币结果信息后,确认所述实际转移金额等于作废的存入来源币串列表的金额与找零去向币串列表的金额的差,然后存入找零去向币串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包括:终端安全模块和合约功能执行模块,所述数字货币钱包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将存币指令信息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包括:
合约功能执行模块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然后根据该操作指令生成存币请求,并向终端安全模块发送该存币请求,所述存币请求包括:钱包终端标识和证书,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
终端安全模块向用户显示该存币请求,并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存币金额和确认信息后,对该存币请求进行签名,然后将存币请求发送给合约功能执行模块;
合约功能执行模块验证终端安全模块的签名,根据存币金额和预定义的匹配策略匹配存入来源币串列表,然后生成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并将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发送给终端安全模块;
终端安全模块向用户显示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并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信息后,验证所述钱包终端标识和证书,然后对所述存币指令信息进行签名,将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发送给合约功能执行模块;
合约功能执行模块验证终端安全模块的签名,然后将所述存币指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数字货币钱包服务端;
所述确认所述实际转移金额等于作废的存入来源币串列表的金额与找零去向币串列表的金额的差,然后存入找零去向币串列表的步骤是由合约功能执行模块执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08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