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612.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佩婷;蔡秉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支撑件。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于出光面与底面之间的入光面。支撑件配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支撑件固定于显示面板面向背光模块的侧面且被导光板的出光面所承载。支撑件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可动式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窄边框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由于高科技电子资讯工业的蓬勃发展,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液晶显示器因体积轻薄、占用空间小、幅射低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市场上显示产品的主流。
在已知的液晶显示器架构中,由于零部件的数量繁多,因此在制造的过程中为了制作种类繁多的零部件需要相对数量的模具适应,制作成本非常高,且由于部分零部件的结构复杂,使得液晶显示器的整体尺寸无法缩小。再者,窄边框设计时,位于背光模块侧边的胶框会直接影响到导光板的尺寸,使得导光板侧边边缘处过于靠近显示区域而造成亮线的问题,进而导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不佳。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与改善,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技术领域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具有窄边框设计以及良好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支撑件。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于出光面与底面之间的入光面。支撑件配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支撑件固定于显示面板面向背光模块的一侧面且被导光板的出光面所承载,其中支撑件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可动式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其导光板的支撑件配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固定于显示面板面向背光模块的一侧,且支撑件被导光板的出光面所承载,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能够有效缩减支撑件的尺寸,进而达成窄边框的功效。由于支撑件的尺寸缩减,增加了背光模块内部的空间,使得导光板的尺寸得以增加而往非显示区延伸,有效解决导光板侧边边缘处过于靠近显示区域所造成的亮线问题,进而提升显示器的影像品质。此外,由于支撑件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可动式接触,且支撑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上,因此,当导光板适应环境温度而产生热涨冷缩时,导光板不会受到支撑件的局限阻挡而于背光模块的内部空间中移动,有效避免导光板因热涨冷缩移动时与支撑件推挤而产生损坏的情况。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3所示的支撑件与第二胶体的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