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2244.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华;张冬竹;田宋魁;刘树蓬;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14 | 分类号: | C12P13/14;C12P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熊果苷 酸性调节剂 酶法生产 转化液 化学技术领域 发酵培养基 碱性调节剂 资源利用率 生产废液 水解反应 糖化酶 絮凝 应用 过滤 | ||
1.一种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酸性调节剂调节α-熊果苷生产废液的PH至4~5,加入糖化酶进行水解反应;
(2)使用酸性调节剂调节废液PH至3~4,絮凝、过滤,之后使用碱性调节剂调节废液PH至中性,得到转化液,最后将转化液配制成发酵培养基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调节剂为HCl或H2SO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调节剂为NaO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解反应的时间为1-3小时。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酶法生产α-熊果苷废液的处理方法得到的转化液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L-丙氨酸发酵培养基,L-谷氨酸发酵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升L-丙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果糖90~110g,氯化铵3~6g,NaH2PO4 3~6g,Na2HPO4 3~6g,MgSO4·7H2O0.5~2g,CaCl2·2H2O 0.05~0.2g,微量无机盐1.5~3mg,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0.07%;所述微量无机盐组成为:FeCl3·6H2O 0.5~2mg,CoCl2·6H2O 0.05~1.5mg,CuCl2·2H2O 0.05~0.2mg,ZnCl2 0.05~2mg,Na2MoO4·2H2O 0.05~2mg,MnCl2·4H2O2 0.1~0.3mg。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升L-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果糖120~170g,NH4Cl 15~25g,CaCl2 30~50g,KH2PO4 0.5~2g,蛋白胨0.5~2g,MgSO4·7H2O 350~450mg,FeSO4·7H2O 5~15mg,MnSO4·7H2O 5~15mg,生物素250~350μg,盐酸硫胺素30~60μg,氯霉素1~6mg,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2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化生产L-丙氨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