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3401.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吉鹏;张初银;付志朋;马元明;张兵;朱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C09D175/08;C08G18/32;C08G18/42;C08G18/48;C08G18/66;C08G18/7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透亮 曲折 聚氨酯 树脂 制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及制法和应用,所述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所述树脂A组分含有30%~45%的聚醚酯多元醇‑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所述的树脂B组分含有15%~60%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本发明可用于制备聚氨酯合成革,本发明不仅赋予合成革高透高亮的美观度,更提高了合成革的耐曲折性等物理机械性能,提高了无溶剂合成革大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可操作性,保证生产加工时树脂A组分和B组分配比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溶剂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无溶剂革用聚氨酯树脂一般包含两种或多种组分,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两种或多种树脂组分直接在基材上进行扩链、发泡和凝胶反应。
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为:
(1)刮涂并烘干面层:将两种或多种面层树脂组分按一定比例分别输送到混合头,混合均匀,立即注射在离型纸上,通过刮涂方式涂布成膜后进入烘道,聚氨酯树脂组分之间快速反应,聚合物的分子量急剧增加,快速生成具有特性基团结构的聚氨酯合成革面层;
(2)刮涂发泡层:同步骤(1)将两种或多种发泡层树脂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涂覆于面层,成膜后进入烘道,将半干的发泡层贴合基布;
(3)烘干,熟化,收卷。
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生产过程无溶剂参与,无需蒸发溶剂或水分,也不产生大量有机废液或废水,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合成革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98749.4、201610645186.5、201610464914.2、201610464885.X、201610464957.0、201511008510.4、201510375189.7、201410524279.3、201410366764.2、201410318120.6、201410318118.9、200810168376.8分别公开了无溶剂面层革或革用树脂组成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为201110254065.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M料为聚酯多元醇预聚体或聚醚多元醇预聚体和辅料、多元胺类催化剂等组成,N料为聚合物多异氰酸酯。ZL20121056023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无溶剂多组分聚氨酯合成革制备方法,其中多元醇为聚醚二醇、聚醚三醇、加热液化的聚酯二醇或带有羟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该制备方法为一步法工艺,生产的合成革产品物性差,而且其浇注机需要具备若干个原料罐,生产操作性差。
申请号为201610798749.4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运动鞋革用碳纤维改性无溶剂聚氨酯面层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A组分由脂肪族异氰酸酯、低聚二元醇、有机硅多元醇、小分子二元醇、小分子三元醇、催化剂、光/热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除水剂和碳纤维按特定比例组成。B组分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三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小分子二元醇、小分子三元醇、光/热稳定剂按特定比例组成。该专利申请在A组分中加入脂肪族异氰酸酯,按其比例计算A组分中的异氰酸酯与小分子二元醇、小分子三元醇优先反应形成羟基封端小分子预聚体,解决了低聚物多元醇与小分子多元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但对合成革制品的物性影响非常有限,需要借助添加碳纤维材料提高脂肪族无溶剂革的物性,运用表面处理剂改进聚氨酯合成革表面亮度和滑爽性。
目前的无溶剂革用聚氨酯面层脂很难制得高透亮耐曲折的面层革,美观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及制法和应用,以代替传统湿气固化工艺,湿气固化工艺需要很长的反应周期和很大的场地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