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4278.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平;肖衍盛;吴勇勇;周雪高;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组件 接触组件 安装位 驱动机构 工件定位系统 定位机构 驱动定位机构 被驱动机构 可拆卸安装 方向定位 方向驱动 工件接触 互相垂直 预定位置 可拆卸 拆卸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定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定位机构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位工件,定位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而被沿所述两个方向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多组安装位;至少一个接触组件,每个接触组件用于与一个工件接触以推动所述工件到所述预定位置,所述接触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组或者多组安装位以定位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工件。连接组件不仅用于被驱动机构驱动,还形成供接触组件可拆卸安装的多组安装位,这样接触组件可以轻易地从连接组件的当前安装位拆卸随即安装到其他安装位,从而用于定位不同的工件或者定位于同一工件的不同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机床对工件毛坯进行精加工以形成成型工件,工件毛坯的形状多种多样,比如为块体、板体、乃至不规则体。
在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电脑、汽车车载显示屏等领域,要形成触控玻璃盖板通常涉及到板状的工件毛坯,目前都采用数控机床对该板状的工件毛坯进行加工成型,即使是目前流行的3D玻璃,也是先由数控机床进行外形加工再热弯成3D结构而形成。这些玻璃产品的外形尺寸跨度很大,长宽尺寸从1英寸到30多英寸不等,厚度尺寸从0.1毫米到5毫米不等。而其加工方式基本相同,先把大张的原片玻璃用开料机切成略大于目标尺寸的小片毛坯玻璃,再用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这些属于消费型电子产品的板状玻璃零件,加工数量巨大,品类转换周期短,属于短周期内批量、大批量加工品。批量加工时,一般都采用多主轴、多工位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化高效加工,中国专利201510316063.2详细地介绍了这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方法。
下面以板状工件为例,说明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前的定位工序,而其他形状的工件也适用于这类工序。
数控机床对工件毛坯加工前必须利用夹具来进行定位夹紧,目前行业内普遍利用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完全同步的V型定位方式进行平面两个方向四个自由度的定位,中大型尺寸玻璃定位加工时则采用对角双V型方式进行过定位,垂直方向利用真空吸附台进行夹紧的同时实现两个自由度的限定,中国专利201420785318.0、201620545086.0详细介绍了这种夹具的结构原理。
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工件定位系统一般具有独立的全功能定位夹紧机构,即每一套定位装置仅仅针对一个工件毛坯,当设置成多工位对多工件毛坯进行定位时,需要设置与工件毛坯数量相当的夹具,整体成本较高,且气动的V形接触组件加工台的占用较大,影响工作台的尺寸利用,缩小了机床的实际加工尺寸范围;而且,当多工位多线设置时,如果多组夹具精度、动作时序存在不一致性,会导致产生较大的定位精度误差和时序误差,最终影响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单工位大尺寸设置时,较大跨度的V形定位悬伸,定位刚性不足,定位精度很低,需要加工件毛坯留有较大的余量;此外,在一些应用情况下,需要对V形定位的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进行独立的时序控制,以及精度微调和运动行程调整,而该现有技术并不能实现。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中国专利201520767034.3公开了一种工件定位系统,其结构请参考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气歧管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柱形工件的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