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电解槽内衬结构及稀土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4369.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军;韩泽勋;张恒星;王维维;苇茗仁;孙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电解槽 内衬 结构 | ||
1.一种稀土电解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设有稀土电解槽内衬结构,所述稀土电解槽内衬结构包括底部内衬和侧部内衬,所述底部内衬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的陶瓷纤维层(14)、底部耐火砖层(13)、防渗层(12)和石墨层(11),所述陶瓷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底部耐火砖层的厚度为195mm,防渗层的厚度为185mm,石墨层的厚度为395mm,所述侧部内衬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防渗浇筑层(9)、侧部耐火砖层(8)和侧部外壳(5),所述侧部外壳厚度为10mm,侧部耐火砖层厚度为130mm,防渗浇筑层厚度为118mm;所述侧部内衬围绕底部内衬设置,侧部内衬向上延伸至石墨层(11)上方,所述底部内衬和侧部内衬组合并围成一供电解反应进行的空腔;
侧部内衬顶面及内侧面上覆盖有保护层(7),所述保护层(7)的横截面为Z型,且由碳化硅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层向所述空腔内延伸至石墨层(11)的顶面;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
还包括阳极(4)和阴极(6),所述阳极(4)悬置于空腔上方并伸入空腔中的电解质内,所述阳极(4)的底面为向上凹陷的圆弧面,所述阴极(6)设置于圆弧面的中心轴线处,阴极与圆弧面相对应的部分为圆柱面,该圆柱面的中心轴线与圆弧面的中心轴线重合,阴极底面与槽体内底面的距离大于0;所述阴极的一端固定于侧部内衬内,阴极的另一端穿过侧部内衬伸出至槽体外;所述稀土电解槽为20kA级电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12)主要由干式防渗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耐火砖层(13)主要由耐火砖铺设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层(1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收集稀土的收集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层(11)的顶面铺设有导流层(10),所述导流层(10)向收集槽(15)所在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洪入户预警方法、报警器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机械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