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尿液排泄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540.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文茂林;王世华;金志强;李俊松;刘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洋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尿液 排泄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法医鉴定仪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尿液排泄监测仪。
背景技术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种,目前法医在对尿失禁的鉴定时大多依赖病人口述、膀胱测压法和尿动力学检查等方式对尿失禁进行判断,但是通过病人口述和膀胱测压法,无法准确判断尿失禁的真假以及尿失禁的程度,而尿动力学检查的监测设备复杂,监测费用较高,先急需一种简单方便监测尿液排泄状态的设备,对尿失禁的状况进行法医学断定,同时也可用于临床对尿液排泄的监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尿液排泄监测,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接尿器、旋转接头、尿液监测装置、引尿管、储尿袋,所述接尿器的出尿口与旋转接头一端相连,所述尿液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尿液通道、电池、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USB插孔、USB接口,尿液监测装置的外壳内一端设有尿液通道,尿液通道上端与旋转接头相连,尿液通道下端与引尿管相连,外壳内另一端设有电池和微处理器,电池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尿液通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外壳一端开有USB插孔,USB插孔内设有USB接口,USB接口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储尿袋与引尿管另一端相连,储尿袋上设有尿液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尿液通道为透明材质,尿液通道一侧设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尿器、旋转接头、引尿管和储尿袋为一次性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装置使用方便,只需佩戴即可进行测量;2、通过设置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收集数据准确,分析收集的数据后,既可以准确判断尿失禁的情况;3、通过设置紫外线灯对尿液监测装置进行消毒,使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尿液监测装置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尿液监测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接尿器1、旋转接头2、尿液监测装置、引尿管11、储尿袋12,所述接尿器1的出尿口与旋转接头2一端相连,所述尿液监测装置包括外壳3、尿液通道4、电池5、微处理器6、压力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8、USB插孔9、USB接口10,尿液监测装置的外壳3内一端设有尿液通道4,尿液通道4上端与旋转接头2相连,尿液通道4下端与引尿管11相连,外壳3内另一端设有电池5和微处理器6,电池5与微处理器6电性连接,所述尿液通道4内设有压力传感器7和流量传感器8 ,压力传感器7和流量传感器8分别与微处理器6电性连接,外壳3一端开有USB插孔9,USB插孔9内设有USB接口10,USB接口10与微处理器6电性连接,所述储尿袋12与引尿管11另一端相连,储尿袋12上设有尿液排出口;所述尿液通道4为透明材质,尿液通道4一侧设有紫外线灯13,紫外线灯13与微处理器6电性连接。
工作过程:首先将接尿器1通过拉带穿戴在身上,使人体排出的尿液能流入到接尿器1内,尿液随后流入到尿液通道4内,尿液通道4内的压力传感器7和流量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压力和流量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6内,电池5为微处理器6提供电力,尿液经过到尿液通道4后,随后通过引尿管11流入到储尿袋12内,一定时间后打开尿液排出口排出储尿袋12内的尿液,连续使用24小时,微处理器6收集存储24小时的尿液压力和流量数据,然后将尿液监测装置断开与旋转接头2和引尿管11的连接,通过USB接口10与电脑进行连接,将记录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分析数据对尿失禁的状况进行法医学鉴定,电脑连接USB接口时,将为电池5进行充电,同时紫外线灯13打开,对尿液监测装置进行杀菌消毒,使尿液监测装置可以进行重复使用,而接尿器1、旋转接头2、引尿管11和储尿袋12等为一次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洋县人民医院,未经沙洋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5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