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100.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动视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2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执行 操作系统环境 可用 计算机技术领域 查询请求 相关信息 进程 响应 运行时 操作系统 告知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CPU核心相关信息的查询请求,欺骗所述进程该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可用CPU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的进程运行时要求使用指定的CPU核心的请求,告知所述当前操作系统按照其拥有的实际可用的CPU核心运行所述应用程序。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CPU(中央处理器)的核心数不是很多,很多应用程序使用了某些公式、算法等,在不同核心数的CPU所在系统环境下采用不同的线程数、不同的程序逻辑等优化方法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这在当时的计算机系统中是合适并合理的。随着CPU核心数不断增加(目前可能32到48个逻辑核心的服务器,甚至家用计算机CPU都在逐渐普及更多核心),这些应用程序用旧的优化方法导致在核心过多的情况下性能反而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程序本身计算量在新CPU单个核心上已经不形成压力,优化算法导致启动过多线程,过度频繁的线程切换或CPU调度反而成为出现压力的瓶颈。对具体原因不做过多猜测,可以总结为某些旧的应用程序,甚至较新的应用程序对于某一有限范围内的CPU核心数(比如4核以下)比较友好,而在较多核心的CPU环境下性能会明显下降。
目前针对上述现象改进的方式是开发新版本的应用程序,改进针对于多CPU系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更换应用程序版本的代价会比较大,而某些旧的应用程序,可能没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的新版本被开发出来(比如很多windows平台下的游戏已经停止开发或维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及装置,其可以明显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CPU核心相关信息的查询请求,欺骗所述进程该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可用CPU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
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的进程运行时要求使用指定的CPU核心的请求,告知所述当前操作系统按照其拥有的实际可用的CPU核心运行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中,较佳地,所述欺骗所述进程该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可用CPU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之前,包括:测试并确定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CPU核心数量。
所述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测试并确定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CPU核心数量包括:测试并确定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最佳CPU核心数量;
且,所述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最佳CPU核心数量。
进一步,所述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欺骗所述进程该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可用CPU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之后,还包括:按照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CPU核心数量处理所述应用程序的内部逻辑。
进一步,所述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方法中,所述告知所述当前操作系统按照其拥有的实际可用的CPU核心运行所述应用程序之后,还包括:按照所述当前操作系统拥有的实际可用的CPU核心运行所述应用程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装置,其包括:
欺骗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CPU核心相关信息的查询请求,欺骗所述进程该当前操作系统环境下可用CPU核心数量为适合所述应用程序的核心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动视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动视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