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310.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艳;苏盈盈;穆光远;阚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A01G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糖量 有机碳 增甜剂 小分子水 叶绿素 合成 植物光合作用 加速有机物 光合效率 营养元素 植物表皮 植物吸收 作物种植 辅助的 氨基酸 底物 降解 钾肥 施用 搭配 协同 细胞 积累 转化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施用由不同营养成分的协同配合制成的增甜剂来实现,其中增甜剂成分包括小分子水溶有机碳500~2000份、硼20~70份、镁5~15份、钼5~15份、钙5~15份、钾肥10~800份;其中,小分子水溶有机碳包括液态有机碳400~700份、糖700~1500份、氨基酸10~30份。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采用特制增甜剂施用于作物之后不需要降解转化能够直接透过植物表皮细胞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仅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碳源,还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升光合效率。同时搭配辅助的营养元素加速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糖合成所需底物的浓度,最终促进糖的合成,提高植物的含糖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作物品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土壤的地质结构、营养成分、肥沃程度不同,及一些其他的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相同的农产品,其品质会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某些水果在南、北方种植有较大的差别,经常出现果实口感不甜,甚至酸涩味严重等问题。而细研究之后,植物甜度(尤其是果实类植物甜度)主要由植物糖分含量和组成决定,外源条件如光照、水份、营养元素、激素等都能影响糖分的形成。
基于以上情形,为提高植物果实含糖量,增强光照、减少水份、合理修剪等措施得到普及应用;但是更主要的方式是,应用生化方法例如新型肥料和活性物质提高果实含糖量。其中,目前常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吲哚乙酸、红糖、海藻酸等。比如CN201510472018.6号专利中公开的提高葡萄甜度的水溶性肥料,包括在基础肥料之外添加的海藻多糖及低聚糖、酚类多聚化合物、甜菜碱、甘露醇、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这些活动物质来促进提升甜份。
但是以上肥料在实施中,一方面以上通常活性生长素的使用会影响作物自身的代谢、破坏作物自身的生长平衡,不利于种植的持续结果和收获;另一方面这些功能性的促进成分施用之后,在提升含糖量方面没有针对性或专一性,不能良好地得到果实品质提升的效果,而且由于价格昂贵使用后成本增加幅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旨在通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加速有机物的积累,提高糖合成所需底物的浓度,从而最终促进糖的合成、提高植物的含糖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该方法是通过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施用由不同营养成分的协同配合制成的增甜剂来实现;增甜剂成分包括小分子水溶有机碳500~2000份、硼20~70份、镁5~15份、钼5~15份、钙5~15份、钾肥10~800份;其中,
小分子水溶有机碳包括液态有机碳400~700份、糖700~1500份、氨基酸10~30份。
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采用特制的增甜剂,施用于作物之后不需要降解转化能够直接透过植物表皮细胞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仅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碳源,还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升光合效率。同时搭配辅助的营养元素提升参与糖合成的酶的活性,加速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糖合成所需底物的浓度,最终促进糖的合成,提高植物的含糖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含糖量的方法,采用特制增甜剂施用于作物种植过程中,增甜剂的施用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叶面喷雾、滴灌、喷灌、冲施、淋施等;而所采用的特制增甜剂包括各质量份的如下组分:小分子水溶有机碳500~2000份、硼20~70份、镁5~15份、钼5~15份、钙5~15份、钾肥10~800份;其中,
小分子水溶有机碳按照如下各质量份的成分配制,包括:液态有机碳400~700份、糖700~1500份、氨基酸1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