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510.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宋俊泽;冒树泉;夏一喆;宋理平;张延华;马国红;许鹏;王秉利;吴君;张媛媛;夏良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01K63/00;A23K50/80;A23K10/22;A23K10/37;A23K10/18;A23K10/26;A23K10/24;A23K20/158;A23K20/174;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鳢 脂肪肝 养殖 水池 流连通 养殖池 副池 预防 饲料 人类健康 鱼肉品质 浸入 调节池 养殖户 野生鱼 投料 溢流 主池 养殖场 进食 逆流 注水 隔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现有养殖乌鳢普遍患有脂肪肝,不利于人类健康。为此,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设置主池、副池和调节池,主、副池之间设有溢流连通堰,平时主、副池隔离,所有鱼位于一个水池内,每次投料时将饲料浸入另一个水池内,同时向另一个水池注水,在溢流连通堰上形成溢流,诱使乌鳢逆流爬过溢流连通堰,进入另一水池进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饲料及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方法。利用本发明养殖方法养殖乌鳢,所得鱼肉品质堪比野生鱼,适合各大乌鳢养殖户、养殖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乌鳢俗称黑鱼,又叫蛇头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它是一种肉食鱼类,以其他鱼类、小虾等水中的生物为食。
为追求降低成本,人们发明多种专用饲料,代替活饵,这些饲料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乌鳢食用后,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但是乌鳢每天食用这种送到嘴边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容易引发严重的脂肪肝,最突出的表现为乌鳢腹部偏大,剖开这些鱼腹,会发现其肝脏几乎完全变成了脂肪。现有养殖乌鳢普遍患有脂肪肝,其鱼肉中脂肪含量高,食用这样的鱼肉,不利于人类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包括主池和水泵,该水泵上设有出口、入口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池、调节池和投料网箱,所述投料网箱顶部开口,其四周及底分别设有网,上述网的网孔小于配用乌鳢饲料的颗粒粒径,
主池、副池和调节池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有进水管上分别设有进水控制阀,并均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通,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有出水控制阀,并均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通,主池与副池之间设有溢流连通堰,主池上沿和副池上沿均高于所述溢流连通堰的最高点。
平时主池、副池相互隔离,投料前,乌鳢全部位于一个水池内,从调节池中抽水向另一个水池内注水,该水池水面上升后,其水经溢流连通堰溢流至有乌鳢的水池内。
然后,将乌鳢饲料放入投料网箱中,再将投料网箱下部浸入注水的水池,利用饲料释放的诱食性物质,引诱乌鳢经溢流连通堰逆流游至或爬至投料网箱周围觅食。待到全部乌鳢围到投料网箱周围后,将主池、副池多余的水全部移入调节池,使主池、副池的水隔离。然后,再将投料网箱沉入水中,饲料扩散在水面上,供乌鳢食用。下次按照上述方法向另一个水池投喂饲料,如此周而复始,每次投料都诱使乌鳢逆流通过溢流连通堰,增加乌鳢的运动量,进而得到健康的乌鳢,供人类食用。
通过上述方法养殖的乌鳢生长速度适中,优点在于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品质堪比野生乌鳢。
投料网箱优选圆柱形网箱,可由不锈钢框架+外罩或内衬网兜构成。
注:本文中的主池、副池、主放水管、副放水管等带有“主”、“副”字样称谓,只是为方便区分,并无大小、主次之分。
作为优化,所述溢流连通堰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开口向上的槽,上述槽内设有淤泥,上述淤泥内种植有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所述溢流连通堰的最高点由淤泥构成。如此设计,淤泥和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一方面增加了乌鳢通过时的难度,另一方面降低乌鳢的暴露程度,增加了乌鳢通过溢流连通堰时的隐蔽性。
作为优化,所述槽由开口向上的不锈钢箱构成,并可拆卸,所述淤泥及其内的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均设置在不锈钢箱内。如此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拆装不锈钢箱,在短期内调整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未经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