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压磁鞋履能量收集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75823.X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8599517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8
发明(设计)人: 张端;孙莹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2K35/02 分类号: H02K35/02;A43B3/00
代理公司: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代理人: 王利强
地址: 310014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压磁 底座 磁轭 安装轴 压杆轴 能量收集装置 筒形永磁体 圆形阶梯 增强型 凹陷 支承 能量收集电路 能量转换效率 底座左侧壁 结构可靠性 磁轭固定 上下对称 上表面 铜线圈 引出端 大孔 内孔 漆包 小孔 压杆 紧贴 嵌入 缠绕 配合
【说明书】:

一种增强型压磁鞋履能量收集装置,底座内侧中部偏左有一安装轴,安装轴周围有一片凹陷,底座左侧壁有两个压杆轴支承,在底座内侧底部凹陷中嵌入压磁磁轭,压磁磁轭固定于底座的下底,压磁磁轭为上下对称的结构,上下两部分均有圆形阶梯孔,较小孔在外侧与底座上的安装轴配合,压磁磁轭两圆形阶梯孔的内侧较大孔之间安装了筒形永磁体,筒形永磁体的内孔与底座上的安装轴配合;压磁磁轭上下两部分之间的轴上缠绕了一个漆包铜线圈,线圈两引出端连接能量收集电路;压杆通过压杆轴固定于底座的压杆轴支承,并紧贴在压磁磁轭安装位置上表面。本发明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结构可靠性、安装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鞋履,涉及智能穿戴中的电磁式能量收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置鞋底中,通过人类步行对鞋底的挤压收集能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每天都在步行,人体利用自身生物能量做自身运动。健康人的“走路量”每天至少4000步,这个活动量是人基本的运动量,要想达到促进健康,预防各种慢性病的作用,标准要提高到7000步。

人在行走过程中,当鞋着地时,地面与脚对鞋底存在挤压;鞋离地时,挤压消失。因此,采取一定措施,收集此周期性的挤压过程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为一些无线传感器节点等供电成为一个研究和发明的着眼点。例如,国内知名的“李宁”品牌,销售多种于鞋底安装所谓“芯片”的运动鞋,其实是集成了运动传感器的嵌入式系统,专门收集运动员跑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等数据,无线发送到手机上的分析软件,帮助运动员解析存在的运动技术问题,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遗憾的是,其供电采用电池,有寿命限制,丢弃后也会有化学污染。如果能利用上述鞋底挤压过程的机械能提供电能,应该会十分有利于环保和“芯片鞋”的推广。

利用足跟挤压鞋底进行能量收集最早可见J.Kymissis,C.Kendall,J.Paradiso,and N.Gershenfeld.Parasitic power harvesting in shoes.In Proc.of the Second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arable Computing(ISWC),IEEE ComputerSociety Press,pages pp.132–139,October 1998;近期的有,中国申请号为201610372111.4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发电鞋和中国申请号为201620404994.8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带有蓄压充电功能的鞋子。上述3种文件均采用脚底对压电陶瓷片施压的方式进行能量收集,压电方式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技术上较为简单,但压电装置通常适用于50Hz以上高频振动能量的收集,对于步行这样的1-2Hz的低频往往会因为生成电荷量过低,不如电磁式能量收集装置。

中国申请号为201520569683.2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行走发电鞋,中国申请号为201610029877.2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一种运动发电的鞋底,此二专利都是采用气囊的伸缩来进行发电,当人抬起脚时,空气从大气中进入鞋底的气囊,脚放下时,气囊与大气隔绝而从另一个出口排出,气囊里空气运动的机械能通过电磁装置转化为电能。中国申请号为20162000277.4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名称为板簧压缩发电鞋的专利,此专利利用步行时候弹簧的伸缩改变线圈的位置,从而达到线圈切割磁感线发电的目的。分析上述3种装置共同的缺点是:第一,没有形成闭合磁路,不参与能量收集的漏磁大,因此能量转换效率不高;第二,均存在活动部件,这对在较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鞋来说不够合理,容易发生卡死等意外。对采用气囊的两个装置,由于存在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容易吸入异物或者进水发生意外;同时,装置中还存在类似阀门的结构,在较恶劣工作环境下容易故障,较为脆弱。对板簧压缩发电鞋装置,其垂直方向不光有活动部件,行程还偏大,在鞋底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