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连续成型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956.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成型 下料 盂子 薄壁圆柱 加热 检测 清洗 收口 退火 冲压成型工位 光电检测设备 自动送料机 成型工序 冲压设备 二次清洗 工件表面 技术路线 落后方式 综合设备 氧化皮 洗净 去除 送入 生产 | ||
本发明的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连续成型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板材进行加热,让板材具有良好的塑性;通过自动送料机将板材送入冲压成型工位,完成板材下料和一引成型工序;工件经过清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工件通过冲压设备进行二引挤口;二引挤口后再进行打凹、平底、收口、车底、齐口等工序;工件进行二次清洗;经过光电检测设备完成工件的检测。该技术路线采用板材加热后下料连续成型至一引工序,取消了下料冲盂、盂子退火、盂子洗净干燥、盂子选分等工序,改变了以往清洗的落后方式,可采用一台综合设备完成,改变了以往人工选分的落后检测方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及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连续成型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薄壁圆柱型零件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变薄拉深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需严格控制加工精度,达到高的质量要求,以保证零件的通用性,目前,国内该种零件现行的生产工艺包括20道工序,包括下料冲盂-热处理-酸洗-盂子筛选-一次引长-一引成品退火-清洗-二次引口-清洗-二引挤口-清洗-选分-打凹-平底-冲孔-选分-收口-车底平面-尺寸检测-外观检测等步骤,现有工艺采用多次引伸工序,中间辅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切口工序,工序繁多,模具较为复杂,占用设备数量多,频繁上下料及周转,难以进一步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自动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工艺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连续成型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板材进行加热,让板材具有良好的塑性;
(2)通过自动送料机将板材送入冲压成型工位,完成板材下料和一引成型工序;
(3)工件经过清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
(4)工件通过冲压设备进行二引挤口;
(5)二引挤口后再进行打凹、平底、收口、车底、齐口等工序,完成工件的成型加工;
(6)工件进行二次清洗;
(7)经过光电检测设备完成工件的检测。
优选地,所述工件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
优选地,所述工件采用黄铜为材料。
优选地,所述成型工序中模具采用多模变薄拉深模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路线采用板材加热后下料连续成型至一引工序,取消了下料冲盂、盂子退火、盂子洗净干燥、盂子选分等工序,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改变了以往清洗的落后方式,将二引挤口、打凹、平底、冲孔、收口、车底、齐口等工序进行合理集成后,可采用一台综合设备完成,成品采用光电检测设备自动检测,改变了以往人工选分的落后检测方式,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及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薄壁圆柱型零件连续成型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板材进行加热,让板材具有良好的塑性;
(2)通过自动送料机将板材送入冲压成型工位,完成板材下料和一引成型工序;
(3)工件经过超声波清洗机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
(4)工件通过冲压设备进行二引挤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