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事件过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6082.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田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觉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 过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过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后台服务器的当前负载;依据所述当前负载,调整过滤机制中的事件有效时长;从事件缓存池中提取事件,当提取的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超出所述事件有效时长时,将所述事件滤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事件过滤方案,既保证后台服务器处理的均为有效事件,又保证能够缓解服务器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事件过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使得生活越来越智能化,例如:扫地机、小水滴等。扫地机可以对用户的生活或者工作区域进行清扫,小水滴则可对用户指定的监控区域进行监控,这些智能化设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投入。
目前,小水滴这类视频拍摄设备对指定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上报监控事件至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对视频拍摄设备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处理后,将事件缓存至事件缓存池中,后台服务器从事件缓存池中提取事件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处理后将事件推送至对应终端设备,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即可查看指定监控区域中的场景。
现有技术中,服务器对事件进行过滤处理时采用事件有效时长固定的过滤机制,该种采用固定过滤机制过滤事件的方式,在待处理事件过多或者服务器负载过大时,会持续增大服务器负载甚至导致服务器崩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事件过滤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过滤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后台服务器的当前负载;依据所述当前负载,调整过滤机制中的事件有效时长;从事件缓存池中提取事件,当提取的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超出所述事件有效时长时,将所述事件滤除。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后台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包括: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滤除的事件总量、所述服务器的CPU占用率和所述服务器的内存占用率;依据所述事件总量、所述CPU占用率和所述服务器的内存占用率,确定后台服务器的当前负载。
可选地,所述照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后台服务器的当前负载包括:确定所述后台服务器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滤除的事件总量。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当前负载,调整过滤机制中的事件有效时长包括:依据预设的事件总量与有效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事件总量对应的第一有效时长;将所述第一有效时长设置为所述过滤机制中的事件有效时长。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事件滤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提取的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超出所述事件有效时长时,确定所述事件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当所述用户标识为第一用户标识时,判断所述管理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所述事件有效时长;若否,则处理所述事件,并向所述用户标识指示的用户上报处理后的所述事件;若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事件滤除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事件滤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提取的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超出所述事件有效时长时,确定所述事件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由所述用户标识指示的用户预先设置;判断所述管理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若否,则处理所述事件,并向所述用户标识指示的用户上报处理后的所述事件;若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事件滤除的步骤。
可选地,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为:事件在所述事件缓存池中的缓存时长。
可选地,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为:以前端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事件为时间起点、至所述事件从所述事件缓存池中被提取为时间终点所构成的时长。
可选地,事件对应的管理时长为:以所述事件生成时间点为时间起点、至所述事件从所述事件缓存池中被提取为时间终点所构成的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觉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觉世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