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6109.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路宏伟;胡群辉;喻慧;贺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澳维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69/12;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刘伊旸 |
地址: | 412300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攸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膜本体,所述复合膜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多孔支撑层以及聚酰胺层;
所述聚酰胺层由多元胺溶液与多元酰氯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而制成,其中所述多元胺为具有星型分子结构的多胺,所述多胺为均苯三甲酰-苯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三甲酰-苯胺为均苯三甲酰-间苯二胺、均苯三甲酰-邻苯二胺、均苯三甲酰-对苯二胺、均苯三甲酰-均苯三胺以及均苯三甲酰-邻对苯三胺中的至少一种;
多元胺在多元胺溶液中的总重量浓度为0.0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三甲酰-苯胺在常温下为白色针状结晶或黄色结晶,溶于乙醇、水、氯仿、丙酮和二甲基酰胺,微溶于醚和四氯化碳,难溶于苯、甲苯和丁醇,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变成淡红色;
多元胺在多元胺溶液中的总重量浓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三甲酰-苯胺的制备方法是:先采用一分子均苯三甲酰氯与三分子硝基苯胺进行反应;再通过还原铁粉和盐酸将硝基还原为氨基;最后通过碳酸钠去除盐酸即得到均苯三甲酰-苯胺;
所述硝基苯胺为间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3,5-二硝基苯胺或2,4-二硝基苯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苯三甲酰-苯胺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环己烷与均苯三甲酰氯,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将硝基苯胺溶解于适量环己烷中,后经过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至均苯三甲酰氯和环己烷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时间为1-2小时,滴加完毕后,在常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旋蒸、重结晶后得到反应产物均苯三甲酰-硝基苯胺中间单体;其中,均苯三甲酰氯在均苯三甲酰氯和环己烷总溶液中总重量浓度为0.1%-8%,硝基苯胺在硝基苯胺和环己烷总溶液中总重量浓度为3%-20%,均苯三甲酰氯与硝基苯胺的摩尔配比为1:3;
第二步、将均苯三甲酰-硝基苯胺中间单体加入到无水甲醇中,搅拌溶解,加入还原铁粉和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50℃搅拌反应2小时,其中均苯三甲酰-硝基苯胺中间单体与还原铁粉的摩尔比为1:5-30,还原铁粉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4;待反应完毕,加入碳酸钠固体,将溶液调节pH至8,进行真空抽滤,用甲醇洗涤3-5次,真空干燥,得到均苯三甲酰-苯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多元酰氯为芳香族中的至少一种;多元酰氯在多元酰氯溶液中的总重量浓度为0.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酰氯为均苯三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以及邻苯二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多元酰氯在多元酰氯溶液中的总重量浓度为0.05%-0.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本体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以及管式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复合膜本体的厚度为50-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澳维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澳维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