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6632.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建;殷豪强;刘思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压 渗水检测装置 测试 流道 渗水 连通 量筒 水流通道 上下表面 影响测量 注水孔 后向 环绕 流出 扩散 贯穿 流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及方法,渗水检测装置包括:渗水仪,包括设置在待测试路面上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量筒,基座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且与量筒连通的水流通道;渗水检测装置还包括:围压部件,围压部件环绕在基座的四周,围压部件具有环形且连通其底面的围压流道和与围压流道连通的注水孔,测试时围压流道中的水进入基座下方的待测试路面的周围形成围压状态以阻止从水流通道内流出的水进入待测试路面后向基座下方的待测试路面的四周扩散。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渗水仪内的水容易向渗水仪周围的路面流动,从而影响测量精确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路面是一种由较大空隙率(15%-25%)的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透水路面具有渗水性能,路面的积水可以通过透水路面渗透到地下,从而减少路面积水;并且有效避免了积水路面由于灯光照射产生的漫反射,从而避免了交通事故,使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因此测量路面的渗水系数是否达到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利用现有技术测量路面渗水系数时需要通过密封材料(防水腻子、油灰或橡皮泥)对渗水仪与路面接触面表面进行密封,以保证路面表面与渗水仪的接触处不出现漏水情况。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透水路面表面具有较大的构造深度,采用涂抹密封材料的方式不能完全避免水从渗水仪中流出。当使用该种渗水仪对透水路面进行检测时,由于透水路面发达的空隙结构,渗水仪下方的水进入路面结构层时会产生无序、多维的流动状态。因此渗水仪中的水不仅会从渗水仪下方的透水路面流出,而且会向渗水仪周围的路面流动,导致测量数据失真,不能真实反映路面实际渗水能力。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防止从渗水仪中流出的水向周围路面流动、测量精确性高的渗水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渗水仪内的水容易向渗水仪周围的路面流动,从而影响测量精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水检测装置,包括:渗水仪,包括设置在待测试路面上的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量筒,基座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且与量筒连通的水流通道;渗水检测装置还包括:围压部件,围压部件环绕在基座的四周,围压部件具有环形且连通其底面的围压流道和与围压流道连通的注水孔,测试时围压流道中的水进入基座下方的待测试路面的周围形成围压状态以阻止从水流通道内流出的水进入待测试路面后向基座下方的待测试路面的四周扩散。
进一步地,围压部件包括:套设在基座外的内筒、直径大于内筒直径的外筒和连接在内筒和外筒的顶部之间的盖板,内筒、外筒及盖板围成围压流道,注水孔设置在盖板上。
进一步地,量筒具有:设置在基座上的大量筒和连接在大量筒的顶部的小量筒,大量筒与小量筒连通,大量筒的直径大于小量筒的直径,大量筒的高度高于小量筒的高度,小量筒内的水用于排出基座与待测试路面之间的空气及使待测试路面处于浸水状态,大量筒内的水用于测试待测试路面处于浸水状态下的渗水系数。
进一步地,基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顶板和连接在底座和顶板之间的连接管,量筒设置在顶板上,顶板上设有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底座具有连接其底面的水流腔和连通水流腔和连接管的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连接管的内孔、第二连通孔及水流腔形成水流通道。
进一步地,底座与顶板之间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用于支撑顶板。
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连接在底座的顶部并与水流腔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远离底座的一端从顶板穿出以将底座和待测试路面之间的空气排出。
进一步地,水流通道上设有第二开关。
进一步地,水流腔内设有平行于待测试路面的均布板,均布板上布满水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渗水检测方法,渗水检测方法利用上述任意一项的渗水检测装置,渗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