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6641.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舒振宇;辛士庆;陈双敏;庞超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刘晓芳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疏特征 三维人脸识别 人脸信息 三维 稀疏表示 字典学习 预处理 三维人脸模型 分类结果 分类信息 数据维度 特征提取 分类器 后提取 鲁棒性 识别率 算法 预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三维人脸信息,对该三维人脸信息进行预处理;S2、将三维人脸信息通过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后提取具有分类信息的稀疏特征;S3、使用分类器对提取到的稀疏特征进行类别预测,获取最终分类结果。在上述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中,使用结合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的K‑SVD算法对三维人脸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减少了数据维度和计算成本。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强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三维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三维人脸识别成为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二维人脸图像识别,三维人脸识别融入了表面形状等几何信息,不容易受到光照、表情、姿态等变化的影响,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三维人脸识别中,人脸面部信息比较繁杂,如何提取三维人脸低维有效的特征信息,是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重要工作,相继提出了PCA、测地线等人脸特征提取方法,但存在着时间开销大等缺点。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三维人脸识别效率的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三维人脸信息,对所述三维人脸信息进行预处理;
S2、将所述三维人脸信息通过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后提取具有分类信息的稀疏特征;
S3、使用分类器对提取到的所述稀疏特征进行类别预测,获取最终分类结果。
较佳的,在步骤S2中,字典学习表述为如下最优化问题:
其中,α表示稀疏系数矩阵,且α∈R
较佳的,利用K-SVD算法求解上述最优化问题。
较佳的,利用K-VSD算法求解上述最优化问题时,每一次迭代分为两个步骤:稀疏编码、字典基向量及稀疏系数的交替更新。
较佳的,步骤S1中的预处理过程包括自动去噪和切割处理,以及对每个人脸三维信息进行坐标系归一化处理。
较佳的,在步骤S3中,使用交叉验证方法和分离器进行分类。
较佳的,所述分类器使用的分类方法为线性核支持向量机或二次核支持向量机或随机子空间集成分类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上述基于稀疏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中,使用结合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的K-SVD算法对三维人脸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减少了数据维度和计算成本。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强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