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6921.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彩云;张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6 | 分类号: | A61M39/16;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13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感染 输液 接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液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及其制备方法。该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连通的下壳体、以及含有抗感染药物的活塞,其中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本发明所述的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自动封闭效果好,消毒简便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试验过程中,当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时,通常会体外留置导管进行输液,现有的无针连接输液技术有普通和正压连接。普通输液接头通常使用1~5天,正压连接通常使用15天以内,由于细菌易侵入,不易清洁,需要经常更换,导致患者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且留置时间短,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输液接头存在的细菌易侵入,不易清洁,留置时间短,需要经常更换,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连通的下壳体、以及含有抗感染药物的活塞,其中,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设有从上到下贯通的一字型、十字型或锥形切口,所述抗感染药物设置在所述切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由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由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组成,所述第三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外部;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密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腔中,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下端伸出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部。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上端设有连接凸台,所述第三连接段通过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焊接、粘接或卡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下端内壁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活塞由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和第二水平段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长度;所述第二水平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腔中,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段的下端密封接触;所述第一水平段伸出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腔,且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端面1~5mm。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为倒置的T字型结构,所述活塞由相互连接的第二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组成,其中所述第三水平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内腔中,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水平段的下端密封接触;所述第二竖直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腔中,且所述第三水平段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端面平齐。
具体地,所述活塞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弹性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感染的输液接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甲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置于一个玻璃容器中,使用搅拌器搅拌5~20分钟,将抗感染药物加入所述玻璃容器中继续搅拌,直至充分溶解制备为抗感染药液;
S2、将所述抗感染药液使用恒温加热器加热,使所述抗感染药液温度达到30~60度并维持稳定;
S3、将活塞载体完全浸泡于加热后的抗感染药液中10~60分钟取出,用纯化水清洗所述活塞载体上除切口以外的抗感染药液,然后将所述活塞载体晾干,获得含有抗感染药物的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