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558.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芳 |
主分类号: | C08L67/08 | 分类号: | C08L67/08;C08L67/04;C08L3/06;C08L75/08;C08L3/08;C08K13/02;C08K3/38;C08K5/42;C08K5/54;C08K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包装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将醇酸树脂、聚乳酸纤维、辛基丁二酸淀粉酯、甘油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高温下搅拌混合得到搅拌反应混合物,再将聚丁烯琥珀酸酯、聚醚型聚氨酯混炼胶与酒石酸溶液混合,升温后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制得改性聚丁烯琥珀酸酯复合物,最后将二者共同加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二硼化钒、二丁基萘磺酸钠、苯基硅烷、增塑剂进行混炼,将混炼产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再将颗粒料通过热压机热压成型,得到成品包装材料。制备而成的高强度包装材料,其抗冲击性能好、抗弯、耐拉伸,在电子产品包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强度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在主要包装材料中,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和玻璃包装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类。
基于环保的考虑和科技的进步,在行业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包装材料。主要包括:(1)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树脂为基体加入各种纤维、粒状或薄膜进行复合的高分子材料。(2)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高、耐高温性能好,导热导电性强,特别适用于航空等工业部门。(3)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生产的新型聚酯材料,性能优于现有的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机械性能强等优点。
电子产品由于其精密度高、机械强度不足,往往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这就对包装材料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上述新型包装材料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难以大规模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包装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将醇酸树脂、聚乳酸纤维、辛基丁二酸淀粉酯、甘油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高温下搅拌混合得到搅拌反应混合物,再将聚丁烯琥珀酸酯、聚醚型聚氨酯混炼胶与酒石酸溶液混合,升温后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制得改性聚丁烯琥珀酸酯复合物,最后将二者共同加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二硼化钒、二丁基萘磺酸钠、苯基硅烷、增塑剂进行混炼,将混炼产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再将颗粒料通过热压机热压成型,得到成品包装材料。制备而成的高强度包装材料,其抗冲击性能好、抗弯、耐拉伸,在电子产品包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醇酸树脂36-40份、聚乳酸纤维28-32份、辛基丁二酸淀粉酯12-14份、甘油6-10份加入到反应釜中,在70-80℃的温度下以350-45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混合50-70分钟,得到搅拌反应混合物;
(2)将聚丁烯琥珀酸酯12-16份、聚醚型聚氨酯混炼胶8-10份与120-130份浓度为7.5%的酒石酸溶液混合,升温至85℃,向混合液中加入羧甲基淀粉钠6-8份,恒温下回流2-4小时,回流结束后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聚丁烯琥珀酸酯复合物;
(3)将搅拌反应混合物、改性聚丁烯琥珀酸酯复合物共同加入到混炼机中,再加入二硼化钒4-6份、二丁基萘磺酸钠4-6份、苯基硅烷3-5份、增塑剂2-4份,在80-90℃的温度下混炼2-3小时,然后升温至110-120℃,再次混炼1-2小时,得到混炼产物;
(4)将混炼产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再将颗粒料通过热压机热压成型,得到成品包装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为80-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增塑剂选自乙酰柠檬酸三己酯、己二酸二辛酯、环氧脂肪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芳,未经叶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