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控制器与相关的调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641.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欣;苏玮城;李弘庆;林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00 | 分类号: | H05B45/00;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控制器 相关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方法,适用于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该调光方法包含有:接收调光信号,其可为第一型态或是第二型态;识别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或是该第二型态;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二型态时,转换该调光信号以产生第一信号,其具有该第一型态,并传递该第一信号至驱动器,据以驱动该发光元件;以及,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时,传递该调光信号至该驱动器,据以驱动该发光元件,且不传递该第一信号至该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控制器以及相关的调光方法,尤涉其及可以接受不同型态的调光信号的调光控制器以及相关的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良好的发光效率、精简的元件体积以及长久的元件寿命,使得发光二极管(LED)广受照明或背光业界所采用。举例来说,计算机或电视屏幕中的背光模块,大多数已经从传统的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模块,转换成LED模块。
LED模块往往需要有调整屏幕亮度的功能,因此,LED模块多半具有调光控制器。一般业界有两种调光方式: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调光(PWMdimming)以及模拟调光(analog dimming)。PWM调光也被称为数字调光。PWM调光采用在逻辑值0与1之间跳跃的PWM信号,来决定了LED模块处于发光时间对整个循环时间的比例,也就是工作周期(duty cycle);且在发光时间时,LED模块的发光亮度为固定值;发光时间外的不发光时间,LED模块大致不发光。相对的,采用模拟调光(也有作电阻式调光)的LED模块,其发光是持续不间断的,但是其亮度则是由直流(direct-current,DC)信号所控制。直流信号也称为模拟(analog)信号。
调光控制器最好可以接收直流信号,也可以接收PWM信号,如此可以让调光控制器获得较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控制器,适用于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该调光控制器包含有调光输入端、信号识别器、型态转换器以及选择器。该调光输入端可接收调光信号,其可为第一型态或是第二型态。该信号识别器连接至该调光输入端,用以识别位于该调光输入端上的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或是该第二型态。该型态转换器连接于该调光输入端,依据该调光信号,提供第一信号,具有该第一型态。该选择器受控于该信号识别器,具有二输入,分别接收该第一信号以及该调光信号。该选择器选择该调光信号或是该第一信号其中之一,传递至驱动器,据以驱动该发光元件。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二型态时,该选择器选择该第一信号;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时,该选择器选择该调光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光方法,适用于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该调光方法包含有:接收调光信号,其可为第一型态或是第二型态;识别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或是该第二型态;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二型态时,转换该调光信号以产生第一信号,其具有该第一型态,并传递该第一信号至驱动器,据以驱动该发光元件;以及,当该调光信号为该第一型态时,传递该调光信号至该驱动器,据以驱动该发光元件,且不传递该第一信号至该驱动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一种根据本发明所实施的调光控制器。
图2示出调光控制器,可适用于图1中。
图3示出直流转为数字PWM的控制转换单元,举例示出调光信号SDIM、锯齿波SSAW与PWM信号SPWM的波形。
图4示出调光信号SDIM具有两个下降缘FA1与FA2以及一个上升缘RA1。
图5举例示出图2的调光控制器所采用的调光方法。
图6示出另一种调光控制器,可适用于图1中。
图7举例示出图6的调光控制器所采用的调光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