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5T4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偶联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720.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亮;汪瑞雪;姚于勤;陈小新;龙超峰;陈俐娟;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68 | 分类号: | A61K47/68;A61K31/5365;C07K16/3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5233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4 抗体 美登素 衍生物 dm4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抗体偶联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5T4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偶联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5T4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偶联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抗5T4抗体,美登素衍生物DM4,偶联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的连接分子,偶联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的连接分子一端通过琥珀酰亚胺活化的羧酸酯与抗5T4抗体的氨基偶联,另一端通过形成二硫键与DM4的巯基偶联。本发明的抗体偶联复合物保留了抗5T4抗体的靶向结合5T4的高亲和能力又具有美登素衍生物DM4高效杀伤细胞的能力,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能够用于制备诊断和治疗肿瘤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偶联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5T4抗体与美登素衍生物DM4偶联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抗体-化疗药物偶联物,也叫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充分发挥了抗体的靶向安全性与化学药物的高效杀伤性,具有抗肿瘤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是新一代针对难治性恶性肿瘤抗体靶向药物研发的方向。
ADC药物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针对肿瘤抗原的抗体、强效的细胞毒性化学药物(弹头药物)和连接抗体与弹头药物的连接分子(linker)。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功能是药物载体同时也赋予ADC靶向性,其理想的肿瘤抗原为高特异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者肿瘤微环境。靶抗原的选择是ADC药物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关键性因素。细胞毒性小分子化合物是ADC药物设计中第二个关键性参数,虽然ADC复合物仍然保留了单克隆抗体在体内的杀伤能力,但ADC的抗肿瘤效应主要取决于高细胞毒性弹头药物的杀伤效应。Linker的作用是桥梁作用,主要是将生物大分子与细胞毒性小分子化合物稳定的偶联形成ADC免疫复合物,linker承载了ADC的稳定性,水溶性,体内释放等多项功能,跟ADC体内代谢,药效和毒副作用也密切相关。
目前,国际知名制药企业Genentech、Wyeth、Pfizer和ImmunoGen等纷纷投入巨资加速研制ADC药物。全球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ADC药物就有40余个,其中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有3个,2011年以来,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就有3个。ADC药物对难治性复发性恶性肿瘤仍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5T4是由TPBG基因(滋养层糖蛋白基因)编码的N端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人类5T4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2kDa,包含420个氨基酸,N端低聚糖结构具有多样性,能够防止蛋白质水解,并且在细胞膜信号传导过程中与其它分子有交互作用。5T4糖蛋白总共包含7个重复亮氨酸结构域(LRR),胞外部分为两个,可参与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5T4最早发现于胚胎发育,在整个怀孕过程中5T4高表达在胎盘滋养层细胞中,正常组织仅存在于某些特殊的上皮中,如基底层复层鳞状上皮腺体和导管上皮以及视网膜次级神经元和嗅球。后来相继发现5T4在卵巢癌、结肠癌、胃癌、肺癌、宫颈癌、肾癌等有较高表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更加深入的探索5T4与肿瘤的联系。Griffiths RW等对20例肾癌和5个癌旁组织中5T4的存在情况进行分析,所有癌组织标本5T4均为阳性,75%为强阳性染色部位基本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而在周围的基质部分却没有明显着色。在5例癌旁组织中,4例显示了肾小球强阳性,分析可能是由于抗原从肿瘤中脱落,淤积在肾小球囊中造成的。后来,他们又取了5例尸检的正常肾脏进行研究,发现5T4阳性染色比此前要弱很多。上述的研究提示5T4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