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力学监测仪器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935.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少帅;周申;李利平;张涛;刘洪亮;刘振华;巴兴之;闫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器 内管 监测仪器 外管 保护装置 刚性伸缩套管 隧道力学 齿轮槽 可拆装 转动 隧道监控量测 读取 齿轮配合 复杂环境 柔性橡胶 相对移动 仪器数据 轴线方向 保护帽 齿轮 放线 拉出 收线 推回 隧道 研究 保存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力学监测仪器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刚性伸缩套管和柔性橡胶保护帽,所述的刚性伸缩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内管和外管之间沿轴线方向可以相对移动;在所述的外管上安装有可拆装的绕线器,所述的可拆装绕线器上设有两个齿轮,在所述的内管上设有齿轮槽,所述的齿轮槽与所述的齿轮配合,通过内管的移动带动所述的绕线器旋转,在内管拉出读取数据时,绕线器转动放线;读取完数据推回时,绕线器转动收线。本发明研究了隧道监控量测中监测仪器的保护方法,解决了在隧道复杂环境中仪器数据线保存困难、容易损坏的问题。本项发明,前人尚未有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尤其是一种隧道力学监测仪器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山岭隧道、地下铁道、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程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研究隧道结构与围岩体的空间变形和力学作用,以及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监测控制,需要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监控量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围岩-支护结构的空间变形和围岩-支护结构的力学作用。对于围岩-支护结构的力学作用的监测,采用在支护结构内埋设力学监测仪器的方式,如压力盒、钢架应变计、混凝土应变计等。但由于隧道内工作环境复杂,监测仪器的数据线经常面临被破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隧道力学监测仪器保护装置,该装置使用方法简单,且能够切实保护和收纳仪器的保护装置,为在隧道内方便快捷且稳定地测取力学数据提供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监测仪器保护装置,包括刚性伸缩套管和柔性橡胶保护帽,所述的刚性伸缩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内管和外管之间沿轴线方向可以相对移动;在所述的外管上安装有可拆装的绕线器,所述的可拆装绕线器上设有两个齿轮,在所述的内管上设有齿轮槽,所述的齿轮槽与所述的齿轮配合,通过内管的移动带动所述的绕线器旋转,在内管拉出读取数据时,绕线器转动放线;读取完数据推回时,绕线器转动收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内管一端敞口,另一个端设有分线面板,在所述的分线面板上设有多个分线孔;便于对多根数据线有条理地进行编号和读取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相对其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的外管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的卡槽配合的两个凸起,通过槽与凸起的配合实现内管和外管的轴向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为沿外管轴线方向设置的矩形块结构,在该矩形块结构上设有绕线器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槽设置在卡槽的一个面上,且沿内管的轴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器包括一个连接轴,在所述的连接轴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齿轮,在连接轴的中间部分连接有多个矩形块,在每个矩形块上设有一个绕线孔,相邻的矩形块之间形成绕线槽。
数据线从保护装置的左侧穿入后,穿过绕线孔,在绕线槽上缠绕几圈后,从引线孔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卡装在所述的绕线器卡槽上。
进一步的,柔性保护帽预留一部分长度到初支结构面外。
本发明针对上述装置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数据线头穿过绕线器的绕线孔,按需求预留一定的长度,将剩余的数据线绕在绕线器的绕线槽内,将绕线器装入外管;
B.将预留的数据线端头穿过内管分线面板的分线孔,对数据线端头分别标记后,将内管全部装入外管;
C.将橡胶帽套在外管外,再将组装完成的保护装置固定在隧道钢拱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