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267.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付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旭升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液态 成型工艺 铸锻 铸件 铸造 生产周期 材料利用率 液体金属 一次成型 质量稳定 成品率 强度比 铸锻件 锻压 双控 缩孔 锻造 生产 | ||
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液态铸造、锻造双控一次成型;由于采用本发明,在同一个生产周期中对液体金属连续进行铸造和锻压,生产出的铸锻件的比铸件的缩孔减少了90%以上,强度比铸件提升90%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25%‑45%,且质量稳定,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铸锻成型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铸造的方法是液态金属在自然重力作用下充填模具型腔,往往型腔中的气体难以排除干净以及紊流导致内部气孔、缩松和疏松的产生;为了解决铸造疏松的缺陷,铸锻技术的采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现在铸锻技术仅应用在熔点较低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铸锻工艺还不成熟,存在很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此种工艺方法可以在同一个生产周期中对液态黑色金属连续进行铸造和模锻,特别适应制造一些必须锻打的工件,具有实施简单、生产件机械性能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液态铸锻双控一次成型铸锻机,其工作原理是在铸造机的基础上附加锻造的功能,其结构是两个小行程油缸完成合模和起模动作,一个大行程大油缸完成液态或半固态模锻;侧缸用于合模式加压。采用锻造模具的结构包括与压铸模具类似的上下模、模框、模芯、滑块、流道和顶出机构外、还包括可以锻造的冲头,其中锻压冲头和模具的间隙大小是非常重要的,过小会造成冲头和模具相碰或卡住,过大会造成费料。
实施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液态铸造、锻造双控一次成型。
金属液态压铸锻双控一次成型的工艺参数如下:
a、液态金属填充模腔压力铸造
控制溶料温度为1400℃-1500℃,把液态金属自然输入至充填模腔,直至填满整个模具型腔成型。
b、锻造
控制锻造模具的温度为500℃-600℃。
控制锻造开始的时间是在熔化的金属液填满整个模具型腔成型后的0.5-2秒。
控制锻造压力为6-100兆帕。
c、顶出零件
启开模具,把锻造后的零件顶出模腔。
由于采用本发明,在同一个生产周期中对液体金属连续进行铸造和锻压,生产出的铸锻件的比铸件的缩孔减少了90%以上,强度比铸件提升90%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25%-40%,且质量稳定,成品率高,且能进行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给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采用液态铸锻双控一次成型铸锻机,其工作原理是在铸造机的基础上附加锻造的功能,其结构是两个小行程油缸完成合模和起模动作,一个大行程大油缸完成液态或半固态模锻;侧缸用于合模式加压。采用锻造模具的结构包括与压铸模具类似的上下模、模框、模芯、滑块、流道和顶出机构外、还包括可以锻造的冲头,其中锻压冲头和模具的间隙大小是非常重要的,过小会造成冲头和模具相碰或卡住,过大会造成费料。
实施例1:
所述的一种金属液态铸锻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液态铸造、锻
造双控一次成型。
金属液态压铸锻双控一次成型的工艺参数如下:
a、液态金属填充模腔压力铸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旭升,未经付旭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