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消毒杀菌功能的便携式隐形眼镜清洗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294.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超 |
主分类号: | A61L12/02 | 分类号: | A61L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9 | 代理人: | 朱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杀菌 功能 便携式 隐形眼镜 清洗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便携式隐形眼镜清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几乎全部都是多功能护理液,即一次完成隐形眼镜的清洁、消毒杀菌、保湿润滑。其中消毒成份加少了不起效果,加多了会刺激伤害眼睛;而保湿成份如果加太多,则会冲淡杀菌成份,导致护理液的消毒杀菌能力降低。所以多功能护理液成分是保持了一定的平衡,也就是在力求杀菌的同时,还要对眼睛温和不刺激,也就是说多功能护理液在设计配方时就考虑到护理液必须在配方温和无刺激的前提下再追求更好的消毒效果。
消毒定义有两个层次,一种是真正将细菌、微生物杀灭;另外一种是讲细菌或微生物的活动抑制,不让其繁殖。有些护理液并非将细菌、微生物杀灭,只是抑制其活动而已。所以对于多功能护理液其消毒效果不会很好,仅为满足法规标准,对于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一般难以达到超高的杀灭率。研究发现,完整正确的使用护理液的清洁方式可以杀死90%的病原菌。而且有研究表明,有某种细菌对护理液产生抗药性,可在护理液中存活长达4小时。而且因为护理液消毒杀菌效果不能太好,所以在储存、使用过程中需要一些限定条件才能维持其理论的消毒杀菌能力,如果没遵守这些限定条件就会使护理液的消毒杀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杀菌效果,已有调查表明,很多眼疾患者就是因为隐形眼镜的消毒不够导致的。超声波隐形眼镜清洗机在使用时需要配合使用护理液,因为这种清洗方式只有简单的清洁功能,并无任何消毒杀菌能力。
2012年9月,英国科学家警告称,棘阿米巴虫若寄生在隐形眼镜上,可能最终导致眼瞎,并指出大多数人由于不注意隐形眼镜卫生,用自来水清洗或戴着隐形眼镜洗澡都可能染上该虫,寄生虫会啃食角膜,导致眼痒、流泪、视力模糊、怕光、眼睑肿胀并且非常疼痛。在发达国家,71%-85%的患者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有关,并且发现各种角膜接触镜均是棘阿米巴原虫潜在的携带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阿米巴性角膜炎有38%左右与角膜接触镜配戴有关。
棘阿米巴是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微生物,因其结构特殊,常见护理液的消毒成分无法对其直接产生作用,而且我国护理液国家标准中也没有对棘阿米巴虫的消毒效果有要求。所以目前为了防止棘阿米巴虫这类微生物的感染都要求消费者在洗脸、洗澡、游泳过程中不要佩戴隐形眼镜,不要让隐形眼镜接触到自来水,这就使佩戴隐形眼镜时的活动、行为受限。
另外,隐形眼镜护理液中的各种成分对眼睛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多功能护理液是一种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的物质,其成分有氯化钠、缓冲剂、调整剂、整合剂、清洁剂、消毒剂、界面活性剂和防腐剂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成分对人体包括眼睛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许多佩戴隐形眼镜的消费者有眼睛刺痛、患结膜炎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与使用含多种化学成分的护理液有直接关系,比如护理液中的防腐剂会粘附在隐形眼镜镜片上难以去除,这就导致对眼睛与防腐剂直接接触,进而造成伤害、刺激眼睛;还有的消费者甚至把护理液当做润眼液、眼药水直接滴入眼睛,认为这样不仅能湿润眼睛,而且还有杀菌作用,这不仅不能消灭眼部细菌,还因为护理液中的防腐剂、界面活性剂等成分对眼睛造成了损伤而导致眼病。由于护理液造成的眼睛不舒服,很多消费者还另外使用眼药水。
还有,隐形眼镜护理液清洁过程需要手搓隐形眼镜,超声震荡清洁隐形眼镜的设备,都会对隐形眼镜造成物理损伤。由于护理液的消毒杀菌效果一般,必须配合人手动揉搓隐形眼镜才能达到理论的杀菌效果,而在搓洗过程中,力道小洗不干净;力道大了或误操作会磨损、损伤镜片而减少镜片的使用寿命。而市面上标识“免揉搓”的护理液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发现其消毒效果并不突出,而且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不再批准具有免揉搓功能的描述,且要求企业在护理液说明书中特别增加要认真揉搓镜片的提示。
因为隐形眼镜是高分子聚合物,而超声波清洗机都是通过震荡来清洗的,高分子聚合物在被震荡之后,表面会出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凹凸不平,会降低佩戴舒适感,还会大大减少镜片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超,未经张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除臭垃圾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