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39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检 铁路隧道 自动巡检装置 可控移动 快速自动 巡检系统 驱动 监控装置 驱动电机 摄像装置 主动轮 安全技术领域 限位行程开关 传动装置 动态巡检 金属导轨 驱动电源 人工巡检 通讯线缆 系统支撑 向前移动 巡检过程 巡检装置 控制器 传统的 从动轮 驱动带 行进轮 照明灯 轮转 联通 转动 通电 行进 采集 图像 交通 | ||
本发明属于交通及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在金属导轨上安装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所述的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由驱动电机、传动装置、照明灯、巡检摄像装置、系统支撑框架、驱动电源、行进控制器、巡检监控装置及限位行程开关组成;巡检摄像装置与巡检监控装置通过通讯线缆联通并采集实时的动态巡检图像;驱动电机通电时带动带动驱动主动轮旋转,驱动主动轮通过驱动带带动驱动从动轮转到,驱动从动轮带动巡检装置行进轮转动,引导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向前移动;本发明提供的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的巡检速度快、巡检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的单靠人工巡检过程的效率低、巡检过程受到人为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及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而架设铁路线时,为了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技术要求,在跨越丘陵和山地等地区时往往需要通过开凿隧道,以达到取直铁路线的目的。而对于这些高速铁路的隧道,为了保障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铁路隧道进行定期巡检,以防隧道内的岩石等塌陷在铁轨沿线而给高速列车的运行带来事故隐患。而就目前的绝大部分铁路沿线的隧道来说,其采取的巡检方法是完全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从隧道的一端仔细检查到另一端,整个巡检过程费时费力,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很少有隧道安装了照明系统,一旦有高速列车通过或在暴雨季节,还会威胁到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有时隧道产生局部塌陷或严重“冒顶”塌方时,巡检人员可能无法进入隧道,无法弄清隧道内的塌陷状况。因此,需要对现有铁路隧道的巡检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在满足铁路隧道巡检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铁路隧道的定时快速、便捷地巡检,以有效降低铁路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巡检效率和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铁路隧道快速自动巡检系统,在由金属支架支撑的金属导轨上安装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
所述的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由驱动电机、传动装置、照明灯、巡检摄像装置、系统支撑框架、驱动电源、行进控制器、巡检监控装置及限位行程开关组成;
所述的巡检摄像装置与巡检监控装置通过通讯线缆联通并采集实时的动态巡检图像;
所述的传动装置由主动驱动轮、驱动带和从动驱动轮,以及限位轮和巡检装置行进轮组成;
所述的驱动电机通电时带动带动驱动主动轮旋转,驱动主动轮通过驱动带带动驱动从动轮转到,驱动从动轮带动巡检装置行进轮转动,引导可控移动式自动巡检装置向前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电机采用四个的地脚螺栓固定安装电机底座上;
所述的主动驱动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随驱动电机同步转动;
所述的从动驱动轮固定安装在巡检装置行进轮的转动轴上,由驱动带带动转动,并且直径是主动驱动轮直径的2~3倍;
所述的巡检装置行进轮为2个,其所述的巡检装置行进轮通过金属支杆垂直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底座,并紧压在金属导轨的上翼缘上部,支撑整体自动巡检装置的重量;在每个巡检装置行进轮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限位压紧弹簧,来保证巡检装置行进轮的垂直度,并防止在行进过程卡死;
所述的限位轮通过金属支杆水平固定安装在金属支撑框架内开口的左、右两侧,并通过压紧的定位弹簧紧压在金属导轨左、右两侧的内槽内;
金属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照明灯安装在由金属扁钢制成的系统支撑框架上,并与垂直方向呈30°角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