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组合式光端机实现的远程加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9467.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80 | 分类号: | H04B10/80;H04B10/40;H04B1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光 端机 远程加电 并行开关 主体设备 传输转换 控制设备 加电 强电磁波辐射 闭合 输出 复杂数据 加电控制 开关信号 控制信号 远程传输 噪声辐射 状态上报 光端机 组合式 断开 传输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组合式光端机实现的远程加电系统,该远程加电系统包括:控制设备、组合式光端机、辅助加电设备和主体设备;控制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开关信号和加电控制逻辑,输出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组合式光端机用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传输转换处理,同时在经过传输转换处理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状态上报处理;辅助加电设备用于根据由所述组合式光端机输出的W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主体设备的断开或者闭合。本发明通过使用组合式的光端机,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能够远程传输多种类型信号,对具有较强电磁波辐射、噪声辐射的主体设备实现远程加电及控制,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产生直接危害,同时还能够适应于复杂数据传输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加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组合式光端机实现的远程加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端机,就是光信号传输的终端设备,从接口分类应为视频光端机,音频光端机,数据光端机,以太网光端机但是现有的光端机都比较单一,使用场景比较小,且难以满足复杂数据传输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端机使用单一,适用场景小,且难以满足复杂数据传输的应用。
为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合式光端机实现的远程加电系统,该远程加电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组合式光端机、辅助加电设备和主体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输入的开关信号和加电控制逻辑,输出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其中,N是大于2的整数;
所述组合式光端机,用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传输转换处理,同时在经过传输转换处理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状态上报处理;
所述辅助加电设备,用于根据由所述组合式光端机输出的W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主体设备的断开或者闭合,其中W是大于N的整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组合式的光端机,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能够远程传输多种类型信号,对具有较强电磁波辐射、噪声辐射的主体设备实现远程加电及控制,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产生直接危害,同时还能够适应于复杂数据传输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光端机包括:第一光端机和第二光端机;
所述第一光端机,用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传输转换处理,得到对应的N位串行光纤信号,同时在经过传输转换处理后对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进行状态上报处理;
所述第二光端,用于将所述N位串行光纤信号进行解码转换处理,得到所述W路控制信号,并将所述W路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辅助加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端机包括:第一开关量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光模块和第一状态上报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包括:M路标准开关量信号和S路延时控制开关量信号,M为小于N且大于1的整数,S为小于N且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开关量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标准开关量信号转换为对应的M路串行电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量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S路延时控制开关信号转换为对应的S路延时串行电信号;
所述第一光模块,用于将所述M路串行电信号转换为对应M路光纤信号,并将所述M路光纤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光端机;
所述第一光模块,还用于将所述S路延时串行电信号转换为S路延时光纤信号,并将所述S路延时光纤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光端机;
所述第一状态上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路串行电信号和所述S路延时串行电信号,分析所述N路并行开关量信号的状态,并将分析的状态结果通过RS232接口实时上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