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9911.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强;石岷山;徐万春;陆昌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06 | 分类号: | D06P3/06;D06P1/39;D06P1/44;D06P5/02;D06M11/38;D06M11/50;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纤维 织物 染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整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找不到很好的针对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的染整方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坯布进行预处理;(2)采用酸性染料和防泳移剂制成染液,将定型后的坯布顺次进行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操作;其中,防泳移剂的添加量为8~12g/L;(3)采用印花糊料和酸性染料混合的印花浆料处理,印花浆料的黏度控制在18~22dPa·s,印花机上刮刃压力为1~2Kpa,车速为30~40米/分;(4)在温度为155~165℃、车速为45~55m/min的条件下进行焙烘干燥;(5)在车速为15~18m/min、温度为101~103℃的条件下进行蒸化处理;(6)再进行烘干、皂洗、固色处理。本发明具有着色更容易且不易脱色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整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及其织物,如地毯、窗帘、装饰布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然而,由于它们具有易燃性,经常给我们带来灾难。美国和欧洲对汽车内饰,航空器内饰,家用纺织品,特种劳动防护服、军装等提出严格的隔热防火要求。从长远的趋势来看,阻燃需求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之一。
国内对织物的阻燃的染整方式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选用阻燃纤维,如芳纶、芳砜纶、陶瓷纤维,阻燃黏胶纤维所织面料。二是采用后轧阻燃剂进行整理以达到阻燃的目的。但这两种类型的阻燃面料均有比较大的缺点,一是成本较高,颜色控制困难,二是对环境污染程度和风险比较大;而且针对再生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的阻燃染整方式,国内一直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找不到很好的针对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的染整方式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整方法,能有效适用于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色处理,并且处理后的织物的染色效果佳、着色更容易且不易脱色。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酰胺纤维织物的染整方法,包括:
(1)坯布进行预处理;
(2)染底:采用酸性染料和防泳移剂制成染液,将定型后的坯布顺次进行浸轧染液、预烘、烘干操作;其中,防泳移剂的添加量为8~12g/L;
(3)印花:采用印花糊料和酸性染料混合的印花浆料处理,印花浆料的黏度控制在18~22dPa·s,印花机上刮刃压力为1~2Kpa,车速为30~40米/分;
(4)焙烘:在温度为155~165℃、车速为45~55m/min的条件下进行焙烘干燥;
(5)蒸化:在车速为15~18m/min、温度为101~103℃的条件下进行蒸化处理;
(6)蒸化后再进行烘干、皂洗、固色处理。
通过上述染底-印花-烘干-蒸化-烘干-皂洗-固色处理后,该聚酰胺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上的颜色更不容易脱落,效果更加显著。
进一步,所述浸轧染液后的坯布的带液率为50~70%,预烘温度为100~120℃,烘干温度为120~140℃。所述印花浆料的黏度控制在20dPa·s,印花机上刮刃压力为1.5Kpa,车速为40米/分。
通过上述工艺的优化,能更好地将染料附着在织物上,并且使附着的效果更佳,更加不容易脱落。
为了避免织物上附着的其他物质对染料的附着造成影响,能有效对聚酰胺纤维织物进行前期处理,提高染料附着的效果,所述预处理包括翻布、冷轧堆、煮练、定型。
所述冷轧堆时采用40g/L的烧碱和8g/L的双氧水对坯布进行浸轧,浸轧后打卷堆置12h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绵阳佳禧印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模组标识码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锥形五棱挤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