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型鞋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0414.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步坤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A43B13/04;A43B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凸起部 防滑性能 底面 顶面 鞋头 鞋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型鞋底,包括大底本体与中底,所述中底设置在所述大底本体顶面,所述大底本体底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向鞋头倾斜,所述第二凸起朝向鞋尾倾斜,本发明防滑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底,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型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大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大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大底指的是鞋底上与地面完全接触的一层。一般用橡胶、TPR热塑性橡胶、聚氨酯等材料制作。目前的大底偏重、硬、减震效果不明显,底花纹较细与地面接触面小、止滑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型鞋底,防滑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型鞋底,包括大底本体与中底,所述中底设置在所述大底本体顶面,所述大底本体底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朝向鞋头倾斜,所述第二凸起朝向鞋尾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大底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鞋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中底设置在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为聚氨酯发泡中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表面设置有细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上设置有弯曲沟。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开设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贯穿所述中底。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在所述中底上呈均匀分布。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大底本体上设置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提高大底本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并且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朝向相反,进一步提高了大底本体与接触面的吸附度,提高了止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改善型鞋底凸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改善型鞋底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大底本体;20、中底;11、凸起部;111、第一凸起;112、第二凸起;12、安装槽;13、卡槽;21、圆孔;22、弯曲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3所示的改善型鞋底,包括大底本体10与中底20,中底20设置在大底本体10顶面,大底本体10底面设置有凸起部11,凸起部11包括第一凸起111与第二凸起112,第一凸起111朝向鞋头倾斜,第二凸起112朝向鞋尾倾斜。本申请大底本体10采用耐油、摩擦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步坤鞋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步坤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0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脱舒适鞋
- 下一篇:一种内外足弓独立支撑的鞋垫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