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应用所述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1273.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万崇阳;李建;洪忠仁;陈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H01L23/367;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永辉;饶智彬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模组 散热装置 散热鳍片 主板 中央处理器 电子装置 距离设置 平行设置 散热 散热效果 进风侧 出风 进风 应用 | ||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一主板上的两个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模组及一第二散热模组,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及第二散热模组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中央处理器及第二中央处理器上,所述第一散热模组靠近所述主板的进风侧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模组靠近所述主板的出风侧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每一第一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第一距离设置,每一第二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第二距离设置,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组中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散热模组中第一散热鳍片的数量,所述第一散热模组的出风侧朝向所述第二散热模组的进风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组还包括一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于第一中央处理器与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之间,从而将第一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上进行散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组还包括一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设置于第二中央处理器与这些第二散热鳍片之间,从而将第二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这些第二散热鳍片上进行散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及第二导热板的边角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以配合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导热板及第二导热板固定于所述主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2.13毫米,所述第二距离为1.6毫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模组中第一散热鳍片的数量为42个,所述第二散热模组中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为53个。
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散热装置及一主板,所述散热装置用于为所述主板上的两个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第一散热模组及一第二散热模组,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及第二散热模组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中央处理器及第二中央处理器上,所述第一散热模组靠近所述主板的进风侧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模组靠近所述主板的出风侧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每一第一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第一距离设置,每一第二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第二距离设置,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模组中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一散热模组中第一散热鳍片的数量,所述第一散热模组的出风侧朝向所述第二散热模组的进风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2.13毫米,所述第二距离为1.6毫米,所述第一散热模组中第一散热鳍片的数量为42个,所述第二散热模组中第二散热鳍片的数量为5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2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的高功率密度的电子组件
- 下一篇:晶片键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