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动轴润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627.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陈庆;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朗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246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汽车的转动轴提供润滑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汽车上的变速器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现有的车辆变速器一般是采用飞溅润滑,即在变速器壳体中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变速器齿轮副高速旋转时将润滑油液飞溅到需要润滑的齿轮、轴及轴承等相关零部件上,由于变速器的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尤其在高度运转时,飞溅式润滑往往无法满足润滑要求,由此直接导致油液润滑效率低,缩短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尤其是现有的润滑装置无法满足持续性供油的要求,当汽车长时间运行时,内部很容易出现润滑不足的情况,而很多时候无法及时补充润滑液,导致汽车内部零件受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动轴润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变速器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其润滑效果差,且无法满足持续性的润滑要求,导致汽车长时间行驶时容易损坏内部零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转动轴润滑装置,包括转动轴、套设在转动轴外部的轴套和与转动轴一端相连的供油机构,所述转动轴其中一端外套设有轴承,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变速箱相连的连接部,转动轴中部外侧设有绕设方向与转动轴工作方向相同的螺纹线,且螺纹线的宽度与转动轴和轴套之间的间距相配合,不影响转动轴的转动;
所述供油机构包括垂直贯穿轴套连通到螺纹线中的供油管,所述供油管外部通过管道连通有输油腔,所述的输油腔为筒形,且输油腔内部设有同轴旋转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远离管道一端设有伸出输油腔外部的连接杆,其中连接杆与转动轴平行设置,且连接杆末端设有丝杆,转动轴伸出轴承外的一端也设有相同的丝杆,还包括垂直于转动轴和连接杆设置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与转动轴和连接杆上的丝杆相配合从而进行传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转动轴外部设有螺纹线,并通过轴套包围住螺纹线,当润滑油进入转动轴表面时,螺纹线随转动轴不停转动,从而自发的将其中充盈的润滑油向前运送,并输送到转动轴所连接的变速箱中,可以持续性补充润滑油,避免润滑油消耗后润滑不足的情况发生,提高润滑效果;
2、本发明包括转动轴平行设置的筒形输油腔和设置在输油腔内部的搅拌叶,并通过丝杆将转动轴和用于固定搅拌叶的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使得搅拌叶与转动轴同向旋转,在输油腔内产生朝向转动轴内部的推动力,从而保持持续性供油能力;同时转动轴的转速也和搅拌叶同步,当转动轴转速快时,变速箱中耗油更多,此时搅拌叶转速也更快,输油速度也与转动轴相配合,起到了更好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动轴1、轴套2、轴承3、供油管4、输油腔5、搅拌叶6、连接杆7、丝杆8、传动杆9、固定段11、输油段12、连接段13、单向阀41、管道42、加油通道51、膜片4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转动轴1润滑装置,包括转动轴1、套设在转动轴1外部的轴套2和与转动轴1一端相连的供油机构,其中转动轴1包括依次相连的固定段11、输油段12和连接段13,其中固定段11外侧套设有轴承3,用于支撑固定转动轴1;输油段12外部套设有轴套2,可对转动轴1的输油段12进行保护,且输油段12外侧设有绕设方向与转动轴1工作方向相同的螺纹线,螺纹线的宽度与轴承3和轴套2之间的间距相配合,在填充满转动轴1与轴套2之间空间的同时不影响转动轴1的转动;连接段13上则设有联轴器,可与变速箱中的部件相连提供动力,同时将转动轴1表面输送的润滑油运送到变速箱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朗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朗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