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USB无线网卡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881.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杨云峰;季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丙申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003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usb 无线 网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网卡,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USB无线网卡,属于无线网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及网际网络的蓬勃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例笔记本电脑、家庭计算机、甚至于手机等)结合无线通讯设备而形成的无线资讯产品,已被广泛开发及使用。例如一种笔记本电脑装上一无线网卡及天线,即可利用无线通讯及网际网络达到无线收发WIFI信号的功能,提供一种非常便利的使用。
公知无线网卡主要是内建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内部,或外插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接插槽。以外插式的无线网卡而言,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一般具有多数个使用USB介面的外接插槽,因此无线网卡设成USB插头的形式已极为普遍。
公知天线通常是以印刷式的平面天线内建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或无线网卡的一电路板上。然而其制造上麻烦不便,而且天线隐藏于电路板内部,其收讯及传输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USB无线网卡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非常便于携带的USB无线网卡,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携式USB无线网卡,将天线以平面方式直接形成于外部的壳体上,其同时具有不增加网卡体积及具有外部天线的优点,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便携式USB无线网卡,包括一USB插头壳体、容置于所述USB插头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的一电路板及设置于所述USB插头壳体表面的一壳体平面天线,所述壳体平面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USB插头壳体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壳体平面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壳体表面,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容置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USB插头壳体为金属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平面天线沿所述第一端部的壳体弯折形成一曲面的壳体平面天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由具有插槽的盖体组成,所述盖体的一侧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平面天线设置于所述盖体的表面,所述盖体的表面还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具有封堵面,所述封堵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封闭容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封闭容腔内,所述封堵面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所述连接部预留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铰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铰接套筒,所述第一铰接套筒与所述第二铰接套筒中贯穿有铰接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套筒和所述第二铰接套筒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铰接轴的两端设有封堵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依直接形成于壳体一面的壳体平面天线,其与壳体一体成型,制造简易,且不影响壳体的外型及体积,并具有外部天线的优良收讯及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爆炸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打开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打开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合拢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电路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USB无线网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壳体平面天线的电路图。
图中:100-USB插头壳体,10-第一端部,30-第二端部,50-连接部,12-壳体平面天线,13-连接面,14-盖体,15-防滑结构,17-插槽,32-壳体,34-插头,35-封堵面,36-连接槽,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53-铰接轴,55-第一铰接套筒,56-第二铰接套筒,57-封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丙申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丙申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从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辐射减疲劳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