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3239.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宾;王天伦;吴广生;欧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L69/08;H04L69/323;H04L69/22;H04M11/06;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处理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接口单元,所述信号接口单元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是独立的两部分,两者通过活动接口连接,所述活动接口为接触式可插拔接口;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MAC层的解析和调度;所述信号接口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的信号发送给下层设备,或者将从下层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只需要将所述信号处理设备中的可插拔部件替换成对于传输媒质对应的传输协议的信号接口单元就可适用不同场景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系统中,传统多系统运营商(Multi System Operator,MSO)网络采用前端/分前端、边缘机房、光节点(Fiber Node,FN),再到用户的系统架构。边缘机房和光节点之间通过星型点对点模拟光纤连接,光节点和用户之间通过树形同轴电缆网络连接,这种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的接入网称为混合光纤同轴(Hybrid Fiber-Coax,HFC)网络。MSO通过HFC网络为用户提供视频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
HFC网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目前包括同轴电缆以太无源光网络协议(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rotocol over Coax,EPoC),上行数据流外置物理层接口(Upstream External-PHY Interface,UEPI)和下行数据流外置物理层接口(Downstream External-PHY Interface,DEPI)等技术。
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协议(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specifications,Docsis)是HFC网络的应用标准之一,Docsis 3.1版本在保留大部分Docsis 3.0版本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功能的前提下,对物理(physical,PHY)层进行了较大修改,PHY层上行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OFDMA)调制方式,下行使用OFDM。MAC层与PHY层之间通过上下行接口进行信号交换。
为适应不同需求还有其他组网方案,调制的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Modulated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M-CMTS)将下行CMTS PHY层处理与CMTS MAC层处理分离开放在不同的位置,或者将上、下行CMTS PHY层处理同时与CMTS MAC层处理分离开放在不同的位置,CMTS PHY层处理装置与CMTS MAC层处理装置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每种组网方案需要用到特定的CMTS PHY层处理装置和CMTS MAC层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和系统,能够解决一种CMTS PHY层处理装置和CMTS MAC层处理装置必须适用在特定的场景中,避免硬件资源不通用造成的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远端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设备RMD,其上行接入上层网络边缘节点,下行连接远端物理层处理设备RPD,所述RMD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接口单元,所述信号接口单元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是独立的两部分,两者通过活动接口连接,所述活动接口为接触式可插拔接口,比如螺纹式插口,金属弹片或卡扣接触式插口;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MAC层的解析和调度;所述信号接口单元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的信号发送给下层设备,或者将从下层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