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的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聚乙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053.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光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29/14;C08K3/34;C08K5/098;C08J11/08;B29B1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制备 溶解装置 有机溶剂 垃圾 破碎 溶解 聚乙烯原料 资源利用率 破碎设备 人力物力 提纯装置 蒸馏提纯 再加工 提纯 废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的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聚乙烯,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乙烯垃圾通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得到聚乙烯碎片;(2)向溶解装置内投入有机溶剂,再向溶解装置内投入聚乙烯碎片,溶解装置启动对有机溶剂和聚乙烯碎片进行搅拌,使得聚乙烯碎片溶解至有机溶剂内,得到溶液A;(3)通过提纯装置对溶液A进行蒸馏提纯,得到聚乙烯原料。本发明通过将聚乙烯垃圾经过破碎、溶解、提纯后进行再加工,重新制备得到聚乙烯,充分对废弃资源进行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且还可降低对于处理聚乙烯垃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工程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的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聚乙烯。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和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聚乙烯包装物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些聚乙烯包装物通常为一次性产品,使用后直接丢弃,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且资源浪费率高。但现有技术中,能够对聚乙烯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重新制备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仍旧处于空白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资源利用率高的用于制备聚乙烯的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聚乙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聚乙烯垃圾通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得到聚乙烯碎片;
(2)向溶解装置内投入有机溶剂,再向溶解装置内投入聚乙烯碎片,溶解装置启动对有机溶剂和聚乙烯碎片进行搅拌,使得聚乙烯碎片溶解至有机溶剂内,得到溶液A;
(3)通过提纯装置对溶液A进行蒸馏提纯,得到聚乙烯原料;
(4)向聚乙烯原料内加入树脂,聚丙烯,聚氯乙烯,石英粉,绝热剂,增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聚乙烯
本发明通过将聚乙烯垃圾经过破碎、溶解、提纯后进行再加工,重新制备得到聚乙烯,充分对废弃资源进行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且还可降低对于处理聚乙烯垃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工程投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溶解装置包括反应室和设于该反应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反应室内还设有可上下动作的紊流装置和用于驱动该紊流装置上下动作的两组驱动部件。本发明中在感应式内同时设置了搅拌部件和紊流部件,相较仅设置搅拌部件的情况而言,紊流部件能够实现反应室内持续处于紊流的状态,进而避免聚乙烯垃圾和溶剂均沿同一个方向流动,而是会呈向各个方向流动的状态,进而聚乙烯垃圾与有机溶剂可发生相互撞击,保证聚乙烯垃圾的溶解更为充分,不易出现溶解残留;且极大程度的加快了聚乙烯垃圾的溶解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反应室侧壁的第一操作腔、设于反应室顶部与该第一操作腔相连通的第二操作腔、设于所述第一操作腔内的丝杆、活动套设于该丝杆上可于丝杆转动时沿丝杆发生上下移动的活动套及固设于丝杆上部的齿轮件;当丝杆转动时即可驱动活动套沿着丝杆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紊流装置沿着反应室的长度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实现紊流部件产生的流向和搅拌部件的产生的流向为垂直状态,进一步提高反应室内溶剂的紊流状态,使得聚乙烯垃圾与有机溶剂的撞击更为强烈,溶解效果更好,溶解速度更快;且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取得紊流装置进行上下移动,结构稳定,保证能够对紊流装置进行良好的驱动,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部穿入至所述第二操作腔内,且搅拌轴穿入至第二操作腔的部分上固设有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与所述齿轮件传动连接;当搅拌轴转动时,该搅拌轴可通过输出齿轮驱动齿轮件转动,进而使得丝杆发生转动,从而无需另外设置驱动件驱动丝杆进行转动,直接设置一个驱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即可同时实现搅拌轴的转动和紊流部件的上下移动,实现节能减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光,未经张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