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4055.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武岑飞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PDLC层及多个栅墙结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PDLC层、多个栅墙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多个栅墙结构间隔设置于PDLC层中,每一个栅墙结构包括透明栅墙及覆盖于透明栅墙表面的膜结构,膜结构沿远离透明栅墙的方向顺序包括第一至第N膜层,第一至第N膜层中任意相邻两个膜层的折射率不同,膜结构朝向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要高于膜结构背离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由于膜结构朝向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较高,提升了光能利用率,而膜结构背离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较低,从而提升显示图像的对比度、降低驱动成本和功耗、延长液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反应,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滴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再利用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获得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通过电压可以调节其灰度。PDLC的工作原理为:在无外加电压的情形下,PDLC膜间不能形成有规律的电场,液晶微粒的光轴取向随机,呈现无序状态,其折射率与聚合物的折射率不匹配,入射光线被强烈散射,PDLC薄膜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施加外电压后,液晶微粒的光轴垂直于薄膜表面排列,即与电场方向一致,其折射率与聚合物的折射率基本匹配,膜内无明显界面,构成了一基本均匀的介质,所以入射光不会发生散射,PDLC薄膜呈透明状。因此,在外加电场的驱动下,PDLC膜具备光开关特性,而且透明程度还会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而沿一定曲线式的提高。
由于PDLC具有良好的电光特性、高敏感性、宽动态范围、高分辨率、快速响应等优点,相比现有的VA或IPS液晶,PDLC可以无需偏光片,节省了成本和功耗。但是现阶段PDLC采用传统的像素设计会存在对比度低等缺点。为了改善对比度,可采用增加液晶层厚度的方式来改善,但液晶层厚度的增加将会导致驱动电压大幅增加,从而增加驱动成本和功耗,甚至影响液晶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能够提升光能利用率和对比度、降低驱动成本和功耗、延长液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PDLC层及多个栅墙结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PDLC层、所述多个栅墙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多个栅墙结构间隔设置于所述PDLC层中,每一个所述栅墙结构包括透明栅墙及覆盖于所述透明栅墙表面的膜结构,所述膜结构沿远离所述透明栅墙的方向顺序包括第一至第N膜层,所述第一至第N膜层中任意相邻两个膜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膜结构朝向所述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要高于所述膜结构背离所述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
进一步地,所述膜结构朝向所述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为80%~99%。
进一步地,所述膜结构背离所述透明栅墙的一面的反射率为0.3%~15%。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栅墙与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均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栅墙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层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层的材质选自铝、银、金、铜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一膜层的厚度大于30n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至第N膜层的材质为金属或绝缘材料,和/或所述金属选自钼、钛、钽,所述绝缘材料为氮化物或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栅墙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或聚苯乙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