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消融导管、低温消融操作装置及低温消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06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阿兰·德·拉·拉马;凯瑞·国彦·波田;肖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前(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消融 导管 操作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融消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消融导管、低温消融操作装置及低温消融设备。
背景技术
房颤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医学疾病。目前医学界趋向于认为引起房颤的电信号起源于四个肺静脉(两个左静脉和两个右静脉)外侧的肌袖。因此,治疗房颤的一个途径便是隔绝肺静脉外侧的肌袖与心房组织的电信号往来,一般通过消融部分心肌组织来实现。导管消融术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消融心肌组织的方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导管消融术的其中一种,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到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连接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着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射频能量产生热量使得周围心房肌肉组织温度升高,形成环形的疤痕,将引起心房颤动发作的肺静脉的异常激动阻断在肺静脉内,使之不能传导至左心房,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
然而,射频消融术在能够根治房颤的同时,与其他有创伤性操作一样也存在风险,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即术中心房穿孔。此并发症虽然凶险,但可通过心包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止血解除;脑梗塞:原因主要是术前患者心房内即有血栓术中或术后脱落,或因为术后心房机械收缩功能暂没有完全恢复导致血栓形成。
伴随着射频消融术的缺点,近年来另一种导管消融术,也就是低温消融术取得了重大发展。如图1所示,低温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带有囊体的消融导管送入到心房,当导管到达心房后,向囊体内充入低温流体,囊体张开后与肺静脉开口相接触,利用低温吸附效果避免囊体与心肌组织发生相对滑动,进而利用低温使心肌组织坏死,进而将引起心房颤动发作的肺静脉的异常激动阻断在肺静脉内。与射频消融相比低温消融术具有靶点稳定、贴靠性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因为采用了冷冻消融,坏死的心肌组织会被身体吸收,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发生栓塞的概率。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低温消融导管前端一般采用球状的软囊的形式来储存低温流体,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球状软囊中的冷却液体在充入软囊中时和冷冻完毕后从软囊中释放时共用一条通道,而囊体的体积有限,囊体在于心肌接触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为了保证冷却介质在温度升高后依然能够对心肌组织进行冷冻,只有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由此导致冷冻效果与预期效果产生偏差,影响病人的康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温消融导管在对心肌组织进行低温消融时冷冻效果不可预期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冻效果可控的低温消融导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温消融导管在对心肌组织进行低温消融时冷冻效果不可预期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冻效果可控的低温消融操作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温消融导管在对心肌组织进行低温消融时冷冻效果不可预期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冻效果可控的低温消融设备。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消融导管,包括:
套管;
芯管,所述芯管容纳在套管内并可在套管内进行滑动;
囊体,套装在芯管前端的外壁上,并与套管外壁共同包围成适于容纳低温流体的腔,所述囊体适于在芯管的带动下进行运动;
流体通道,具有至少两个,设于所述芯管内,所述流体通道一端连通囊体,另一端连通至芯管尾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管前端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具有使其恢复成至少一个环形的恢复弹力,所述囊体可与弹性部进行同步形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部为设置在芯管前端的弹性段,所述弹性段具有使其恢复成至少一个环形的恢复弹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部为嵌装在芯管内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使所述芯管的前端恢复成至少一个环形的恢复弹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部具有使其恢复成螺旋锥形的恢复弹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连通囊体的流体通道中包含至少一个一端连通囊体前端的流体通道,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囊体根部的流体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管可带动囊体缩回套管内,并在套管的限制下弹性形变为可容置于所述套管中的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管内还具有沿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可沿预先置在血管内的导丝进行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管前端设置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前(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前(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