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汽车发动机轴类零件跳动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635.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学静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顶针 活动顶针 固定套 支架 跳动检测装置 控制台 汽车发动机 传动装置 轴类零件 固定爪 底座 自动化 测量 纹路 活动连接有 中空圆柱体 表面设置 测量机构 均匀设置 快速夹紧 橡胶材料 旋转顶针 轴线共线 可控制 头部罩 触碰 弹簧 同轴 转动 交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化汽车发动机轴类零件跳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两个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顶针和一个固定顶针,所述活动顶针和固定顶针同轴;所述活动顶针头部和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顶针头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顶针尾部连接有传动装置,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可控制传动装置转动;所述固定套为橡胶材料,固定套为中空圆柱体,将固定顶针头部罩于内部,其轴线与固定顶针轴线共线,固定套靠近活动顶针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爪,固定爪表面设置有交错的纹路。使用所述测量机构能快速夹紧零件,同时测量时通过旋转顶针带动零件旋转,操作人员不直接触碰零件,减少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汽车发动机轴类零件跳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中有大量轴类零件,跳动是轴类零件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特别是对于需要旋转工作的轴类零件,跳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轴类零件的工作质量,进而影响整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对于曲轴等关键零部件,跳动量过大,轻则造成发动机工作不平稳,重则造成发动机零部件震动断裂,发动机整体报废,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汽车发动机轴类零件检测是发动机生产装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一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的生产企业,在每个零件下线时均要进行跳动检测。
目前的跳动测量机构顶针与支架活动连接,使用时将零件放置在合适位置后推动顶针相互靠近,夹紧零件,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顶针固定,步骤十分繁琐,特别是在进行零件检验时,由于待检零件数量较多,繁琐的步骤将大大增加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由于测量人员一般为一人,测量人员推动活动顶针夹紧待测零件后,需要松开一只手进行锁紧固定螺栓的步骤,此时活动的顶针极易发生位移,导致零件轴线产生偏差,进而跳动测量值不准确。进行跳动测量时,在零件夹紧后,通常是用手转动零件进行测量,测量时操作人员手部直接接触待测零件,待测零件会产生一定位移,将大大增加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专利号为CN201120432853.4的中国专利转子全跳动测量仪,包括设有“V”型开口的底座以及工件固定环,测量时将工件放置在底座“V”型开口上,利用固定环进行固定,转动工件进行测量,但工件放置在“V”型开口中,工件受力不均匀,进行测量时,工件只有部分侧面受力,且由于固定环只固定工件一端,工件轴线不能保证水平,跳动的测量值数量级较小,细小的偏差会导致最后的测量值不准确。
专利号为CN201420164804.0的中国专利台式跳动测量定制装置,设置有移动测量仪和固定测量仪,移动测量仪上设置有移动测量仪和移动测量锥,固定测量仪上设置有固定测量轴、固定测量锥、松紧调节装置和伸缩调节钮,所述装置还设置有定位板对移动测量仪进行定位,操作人员可以较快速准确的固定待测零件,但实际测量中,待测工件被测量时无需对工件位置进行过多调节,只需将零件完全夹紧即可,上述发明中公开的台式跳动测量定制装置设置有较多的调节机构,使锁紧零件的过程中有许多烦冗的步骤,增加了零件测量的时间,不利于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且使用上述装置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需用手部直接接触待测零件,转动零件进行测量,待测零件被触碰后会产生一定的位置偏移,将大大增加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汽车发动机轴类零件跳动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快速夹紧待测的轴类零件,同时,在进行测量时,零件与顶针相对固定,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固定顶针旋转进而带动零件旋转,操作人员不直接触碰零件,减少测量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学静,未经胡学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