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治疗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903.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学;刘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虹 |
地址: | 264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枕 仰卧枕 头枕 颈椎治疗枕 硬质材料 颈椎 对头颈部 固定作用 生理弧度 异常活动 重力作用 不变形 侧卧枕 头颈部 下平面 仰卧 承托 弧面 颈部 矫正 制动 睡眠 康复 治疗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治疗枕,包括头枕和后椎枕,头枕包括中间的仰卧枕和两侧的侧卧枕,所述后椎枕与仰卧枕连接处的高度L1为5‑8cm,后椎枕最末端的高度为3‑5cm,后椎枕最末端的上弧面与下平面成20‑30︒夹角,所述仰卧枕为一向后倾斜的凹槽,头枕和后椎枕由硬质材料制成。本发明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材质为硬质材料,具备一定的承托力度,能保证颈部生理弧度不变形,当患者仰卧在枕头上的时候,依靠头部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对颈椎变直或后凸进行矫正,患者长期坚持和使用,对颈椎的康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椎治疗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最基本的原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进而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的表现。只有适当的承托力度才可以承托颈椎部,对患有颈椎病的病人才会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减轻由于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减少颈部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但如何科学地应用枕头是人们所忽视的重大问题。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从侧面看具有四个生理弯曲,故颈椎有它自身的生理曲度。长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易引起椎间盘应力分布异常,加快颈椎间盘的退变速度,加重退变程度。好的枕头必须顺应这个生理曲度,枕头太高,睡眠时颈椎处于前屈位,机械性的扭曲会造成肌肉紧张,枕头太矮,久之会导致颈椎反曲,这样不仅不防病,而且还会使颈椎产生各种各样不适,导致各种颈椎病的发生。面上常见的保健枕材质大多是由海绵、化纤、乳胶、羽绒等构成,这类枕头有弹性质地柔软,枕着睡觉舒服,可是不能为头部和颈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睡眠时颈部的生理弧度易变形。
专利号为“2011104137264、发明名称为颈椎自体牵引药枕”的发明专利,包括两个侧卧位枕,侧卧位枕内填充有中药,两个侧卧位枕1之间设有仰卧位枕,仰卧位枕包括肩垫和头垫,肩垫和头垫之间设有颈垫,肩垫、颈垫和头垫内均填充有中药。这种药枕虽然也在后侧颈椎处设置了肩垫,但由于这种枕头添加的是中药,后侧肩垫处的承托力度不够,并不能真正对颈椎起到承托和牵引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治疗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颈椎枕承托力度不够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颈椎治疗枕,包括头枕和后椎枕,头枕包括中间的仰卧枕和两侧的侧卧枕,所述后椎枕与仰卧枕连接处的高度L1为5-8cm,后椎枕最末端的高度为3-5cm,后椎枕最末端的上弧面与下平面成20-30︒夹角,所述仰卧枕为一向后倾斜的凹槽,头枕和后椎枕由硬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硬质材料包括木质材料或医用石膏粉;
优选的,后椎枕最末端的上弧面与下平面成27︒夹角;
优选的,所述后椎枕与仰卧枕连接处的高度L1为7.8cm;
优选的,所述后椎枕最末端的高度为5cm;
优选的,所述头枕和后椎枕内设有支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材质为硬质材料,具备一定的承托力度,能保证颈部生理弧度不变形,当患者仰卧在枕头上的时候,依靠头部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对颈椎变直或后凸进行矫正,患者长期坚持和使用,对颈椎的康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属热症,生石膏性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石膏枕,以寒克热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学,未经刘文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蓝牙低周波按摩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腿部锻炼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