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509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峰;韦衍乐;郭如金;童设华;孙赛武;龚维友;叶天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J5/18;F16L58/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黄丽 |
地址: | 410012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膜 翻转 制备 内衬 聚丙烯 聚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紫外光吸收剂 内衬软管 抗氧剂 稳定剂 修复 耐酸碱腐蚀 柔韧性 挤出流延 粘结牢固 复合材料 苯乙烯 能力强 无纺布 质量份 耐热 可用 淋膜 防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渗膜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10份~100份,聚乙烯0.5份~20份,聚烯烃弹性体10份~100份,抗氧剂0.1份~2份,稳定剂0.1份~2份和紫外光吸收剂0.1份~2份。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抗氧剂、稳定剂和紫外光吸收剂混合均匀,然后采用挤出流延工艺或淋膜工艺,制成防渗膜。本发明的防渗膜可覆在内衬翻转用复合材料的无纺布上,具有粘结牢固、柔韧性好、防水、耐酸碱腐蚀及耐苯乙烯能力强、耐热温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制备内衬翻转修复用的内衬软管,满足内衬软管国产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开挖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渗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下管道修复需要先将破损段路面挖开,然后再进行修复,对环境影响大,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施工。特别是在一些交通繁忙、开挖困难的地段,传统修复方案越来越难以实施。原位固化加衬技术是一项在管道内重新加衬修复破损管道的技术。该技术因不需开挖地表,作业周期短,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大城市地下水管、燃气管等破损管道的维修。但采用该技术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所用内衬软管过于依赖进口,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从国外订材料到运至施工地点往往需要一个月以上,再加上天气等不确定因素,这样就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大幅上涨和工期延长,使得该项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在国内无法大范围推广。内衬软管由防渗膜、浸渍树脂、纺织材料组成,其中防渗膜覆在无纺布外侧,加工成管状。使用时,将内衬管通过内外翻转的方法进入管道,浸有树脂的无纺布与破损管道相连,防渗膜则在管道内形成一层光滑的保护膜,待通入蒸汽或热水使树脂固化后,就可在破损管道内部形成新的管道。防渗膜在内衬管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但要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还要防渗透、耐酸碱、耐苯乙烯侵蚀、耐高温等。目前国内外内衬软管采用的通常是PP、TPU、PE等单一材料或者单一材料为主体制成的防渗膜,各方面性能往往难以兼顾,如TPU膜耐腐蚀能力强,但耐热性欠佳;PP膜需要增加厚度,且柔韧性差,给翻转带来困难;PE膜柔韧性好,但耐热及耐腐蚀性上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是针对现有内衬软管生产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热温度高、柔韧性好、防水、耐酸碱腐蚀及耐苯乙烯能力强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10份~100份,聚乙烯0.5份~20份,聚烯烃弹性体10份~100份,抗氧剂0.1份~2份,稳定剂0.1份~2份和紫外光吸收剂0.1份~2份。
上述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优选的,聚丙烯10份~50份,聚乙烯0.5份~10份,聚烯烃弹性体20份~70份,抗氧剂0.1份~1.5份,稳定剂0.1份~1.5份和紫外光吸收剂0.1份~1.5份。
上述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
上述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优选的,所述聚乙烯为高压聚乙烯。
上述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CA、抗氧剂DLTP、抗氧剂168、抗氧剂TNP、抗氧剂TPP和抗氧剂26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用于内衬翻转修复的防渗膜,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锡、亚磷酸酯、甘油酯和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