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5321.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比特 同步 通信 方法 | ||
1.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本端和对端,所述本端包括本端发送器和本端接收器,所述对端包括对端发送器和对端接收器;确定时帧和同步码,所述时帧包括Q个比特,且Q个比特包括1个比特同步位和Q-1个比特数据位;所述同步码包括P个比特;其中,P和Q分别为设定正整数;
本端发送器用于向对端接收器发送时帧,对端发送器用于向本端接收器发送时帧;
步骤2,两端发送器依次循环发送P个初始时帧,所述初始时帧中Q-1个比特数据位分别为0;两端接收器各自对应接收比特流,两端接收器从各自接收的比特流中每Q个比特提取1个比特,提取的1个比特为Q个比特中任意一个,记为第m个比特,第m个比特为假定比特同步位;当两端接收器分别提取到P个比特时转至步骤3;
步骤3,如果本端接收器提取到的P个比特不是同步码,或对端接收器提取到的P个比特不是同步码,则转至步骤4;如果本端接收器提取到的P个比特是同步码,并且对端接收器提取到的P个比特是同步码,则转至步骤5;
步骤4,令i的值加1;本端接收器或对端接收器在各自接收的比特流中分别从第m个比特开始进行i个比特移位,然后再分别从移位后的比特流中每Q个比特提取1比特;当本端接收器或对端接收器分别提取到P个比特时返回步骤3进行同步码判断;其中,i的初始值为0,i的最大值为Q-1;
步骤5,确定本端和对端均已同步,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链路建立,执行步骤6;
步骤6,本端发送器向对端接收器依次循环发送P个时帧;对端发送器向本端接收器依次循环发送P个时帧;其中P个时帧中每个时帧第1个比特同步位分别对应填充为同步码,P个时帧中每个时帧剩余Q-1个比特数据位分别对应填充待发送数据,执行步骤7;
步骤7,两端接收器各自接收到P个时帧,并分别通过提取P个时帧的比特同步位后进行同步检测;如果同步检测后检测到本端处于同步,对端处于同步,返回步骤6;否则转至步骤8;
步骤8,同步检测后检测到本端失步,对端失步,返回步骤2进行重新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时帧,还包括:
每个时帧包括Q个比特,所述1个比特同步位为Q个比特中第1个比特,Q-1个比特数据位为其余Q-1个比特;
所述同步码,包括同步正码和同步反码,所述同步正码是本端同步时本端发送器向对端接收器发送,对端同步时对端发送器向本端接收器发送;所述同步反码是本端未同步时本端发送器向对端接收器发送,对端未同步时对端发送器向本端接收器发送,所述同步正码和所述同步反码互反且都包含P个比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所述两端发送器依次循环发送P个时帧之前,还包括初始同步,其过程为:
两端发送器将各自要发送的同步反码或同步正码依次按比特填入P个初始时帧中的对应比特同步位,P个初始时帧中的所有比特数据位分别填充为0,P个比特的同步正码或P个比特的同步反码需要P个初始时帧进行传输,并且比特同步位先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3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