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400.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龙影;蒋斌;王庆航;徐军;柴炎福;黄光胜;宋江凤;潘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对称 挤压模块 挤压通道 推杆 挤压 挤压出口 挤压装置 维护和保养 套筒端部 轴向设置 内侧壁 套筒 贴合 与非 对称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包括套筒、挤压模块和推杆,所述套筒端部轴向设置有挤压出口,所述挤压模块设有与挤压出口配合的非对称挤压通道,所述推杆设置于挤压模块的非对称挤压通道内且与非对称挤压通道内侧壁贴合;该装置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非对称挤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形成装置领域,涉及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还涉及一种利用非对称挤压装置的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大量的塑性变形技术层出不穷,用于获得织构强度较弱以及织构随机化合金板材、棒材,例如,等通道转角挤压、异步轧制、非对称挤压等。这些塑性成形技术的共同之处在于在变形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增加剪切应变,进而来改变组织,细化晶粒,弱化织构。虽然这些工艺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成形性能,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等通道挤压技术的价格昂贵,另外需要制造特殊的等通道模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只适合于生产较大尺寸的合金块体,对于更加实用的合金薄板却是较为困难。对于异步轧制而言,操作相对复杂,并且产品的尺寸精度不高、成品表面质量差,有大量的氧化层存在。因此,开发出一种有效的而且简单方便的塑性成形技术成为拓展合金板材应用范围的关键因素,相对于传统的挤压工艺,非对称挤压工艺具有成品板材的力学性能优异的优点。但是,目前非对称挤压设备较大,零部件复杂,不好保养和维护,并且其主要用于工业化生产,若只用于简单挤压实验,则实验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非对称挤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其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非对称挤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保养;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利用所述非对称挤压装置挤压合金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包括套筒、挤压模块和推杆,所述套筒端部轴向设置有挤压出口,所述挤压模块设有与挤压出口配合的非对称挤压通道,所述推杆设置于挤压模块的非对称挤压通道内且与非对称挤压通道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非对称挤压通道包括楔形段和具有固定高度的推杆段,所述楔形段的上内表面一端与推杆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挤压模块的端部与挤出口的上内壁衔接;所述楔形段的下内表面一端与推杆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挤压模块的端部与挤出口的下内壁衔接,所述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挤出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下内表面平行于挤出方向,上内表面相对于挤出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上内表面相对于挤出方向的倾斜度为30°、45°或60°。
优选的,所述非对称挤压通道可拆卸连接于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挤压模块螺纹连接或通过平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模块远离挤出口的一端设有向挤压模块外侧延伸的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上设有安装过孔,所述套筒和挤压模块通过安装过孔螺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固定套筒的底座。
2、利用所述非对称挤压装置挤压合金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取出推杆,将挤压材料以坯料、粉末或压块的形式装填到挤压模块中,然后驱动推杆使挤压材料进入套筒的挤出口,获得非对称挤压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非对称挤压装置,通过在套筒内设置挤压模块,在挤压模块内设置非对称挤压通道,实现了对挤压材料的非对称挤出,且增加了挤压模块的工作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用于简单的挤压实验,降低了实验成本;可以采用透明材质的有机玻璃,保证了挤压装置具有一定强度,同时能够有效观察挤压过程中挤压材料组织结构的变化。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