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圆筒电磁振动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611.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爱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26 | 分类号: | F26B15/26;F26B21/00;F26B23/02;F26B23/06;F26B23/1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圆筒 电磁 振动 烘干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圆筒电磁振动烘干机,包括机架、电磁振动电机、螺旋导料筒和底板,还包括有加热炉和与加热炉连通的鼓风机,加热炉通过隔热输送管与螺旋导料筒的空心轴连通,螺旋导料筒安装在底板上,底板通过振动弹簧安装在支架上,电磁振动电机与底板连接,螺旋导料筒外设置有防散热保护层,该防散热保护层由内往外依次为:第一层耐热钢层,第二层水玻璃和水泥混合层,第三层石棉隔热层,第四层外层;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有间隙形成加热腔。本发明设置有防散热保护层,机体的加热、保温效果好,热能利用率高;另外本发明加热方式和适用能源多样,适用能源包括气体类、油类、植物废料和电能,烘干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机,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圆筒电磁振动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在烘干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制造当中。现有卧式烘干机和立式烘干机的烘干方式。卧式烘干机维修工作量大,破碎率高,占地面积大,检修维护困难,烘干产量低;立式烘干机靠物料自重向下自然下落,但通风面积小,受热不均匀。
目前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公开有采用螺旋结构、带振动的立式烘干机,这种结构的烘干机解决了卧式烘干机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但是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加热方式单一,仅通过主轴管内空心加热,物料的受热不均匀,烘干效果不佳;2、这种烘干机没有防散热保护层,机体的加热、保温效果不佳,热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热能利用率高的立式圆筒电磁振动烘干机,该烘干机的加热方式和适用能源多样,烘干效果好,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圆筒电磁振动烘干机,包括机架、电磁振动电机、螺旋导料筒和底板,所述的螺旋导料筒包括空心轴、安装在空心轴上的螺旋叶片和位于螺旋叶片外的圆筒体,螺旋导料筒的底部开有进料口,顶部开有出料口,还包括有加热炉和与加热炉连通的鼓风机,所述加热炉的出风口通过隔热输送管与螺旋导料筒的空心轴连通,所述的螺旋导料筒安装在底板上,底板通过振动弹簧安装在支架上,电磁振动电机与底板连接,螺旋导料筒外设置有防散热保护层,该防散热保护层由内往外依次为:第一层耐热钢层,第二层水玻璃和水泥混合层,第三层石棉隔热层,第四层外层;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有间隙形成加热腔,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为依次紧靠布置,防散热保护层的顶部通过顶板密封,顶板上设置有出气管,底板上设置有出水管。
螺旋叶片的螺距为150~200mm。
所述的加热腔内设置有电热丝或电阻片。
所述的防散热保护层套装在螺旋导料筒外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防散热保护层是由多个高度为0.8~1.5m的小防散热保护层构成。
所述的隔热输送管上还设置有热风输送支管,该热风输送支管延伸至第一层耐热钢层与螺旋导料筒的圆筒体之间的空隙中。
所述的第一层耐热钢层上还开设有热风输送孔。
所述的加热腔采用气体类或油类燃料。
所述的加热炉内采用植物废料燃料。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宜装在地面以下三米,机外壳有多层防散热保护层,即从内往外四层:一层为耐热钢板制作的固定圆柱壳体,用电或其它燃料加热;二层为水玻璃和水泥混合层;三层为石棉隔热层;四层为外层。本发明设置有防散热保护层,机体的加热、保温效果好,热能利用率高,烘干效率高。
2、本发明不仅设置有主轴管内空心加热的加热方式,还设置有螺旋导料筒的侧壁加热方式,适用以下多种能源:A、气体类:天然气、酒精、甲烷气(沼气)、生物颗粒转化气等;B、油类:煤油、柴油等;C、植物废料:甘蔗杆、高粱杆等;D、电源加热。加热方式和适用能源多样,烘干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爱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爱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