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499.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刘雪松;宋波;项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浙远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孔树脂 液流量计 大孔树脂吸附 自动化仪表 液位开关 清洗液 洗脱液 中药制药工艺 控制器电性 精准控制 液面控制 控制器 连续化 树脂柱 液面 生产工艺 自动化 中药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树脂柱、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洗脱液进阀、液位开关、出液流量计、调节阀和控制器;其中,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设置于同一管道上,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洗脱液进阀、液位开关、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案涉及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中药制药工艺中大孔树脂液面无法精准控制的问题,可以自动、准确实现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的液面控制过程,保证了生产工艺的自动化和连续化,并提高了中药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孔树脂,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一般为白色球状颗粒,因其具有多孔性结构而具有筛选性,又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而具有吸附性,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正是以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利用其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筛选作用达到分离、提纯某一或某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目的。目前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广泛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化学制品的脱色、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和医院临床化验等领域。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提取时,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艺,但由于大孔树脂暴露在空气中会失水,达不到吸附功效,所以大孔树脂液面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在自动控制领域无法精准的控制大孔树脂的液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可以实现大孔树脂吸附过程中对树脂液面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包括树脂柱、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洗脱液进阀、液位开关、出液流量计、调节阀和控制器;
其中,所述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和洗脱液进阀分别控制树脂柱的进液过程;所述液位开关控制树脂柱内进液量的高位和低位;所述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设置于同一管道上,用以控制树脂柱的出液过程;所述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洗脱液进阀、液位开关、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可以接受液位开关发出的高低液位信号,并通过控制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和洗脱液进阀的开关来调节树脂柱内的液位高度;所述控制器可以接收出液流量计的流量值,并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出液流量计的流量值。
优选的是,所述所述药液进阀、清洗液进阀、洗脱液进阀为气动开关阀;所述液位开关为浮子式液位开关;所述出液流量计为转子流量计;所述调节阀为气动调节阀;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通过药液进阀向树脂柱内加入药液的需求量,然后用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药液出液流速,用控制器计时药液出液时间;
(2)通过清洗液进阀向树脂柱内加入清洗液的需求量,然后用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清洗液出液流速,用控制器计时清洗液出液时间;
(3)通过洗脱液进阀向树脂柱内加入洗脱液的需求量,然后用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洗脱液出液流速,用控制器计时洗脱液出液时间。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向树脂柱内加入药液的需求量由如下操作实现:打开药液进阀,当树脂柱中的进液量达到药液的高位时,液位开关向控制器发出药液高位信号,控制器接受该信号后关闭药液进阀;当树脂柱中的进液量达到药液的低位时,液位开关向控制器发出药液低位信号,控制器接受该信号后开启药液进阀;其中,出液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药液出液流速为1000L/h,控制器计时药液出液时间为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浙远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浙远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