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膨化缓释肥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539.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化 缓释 化肥 工农业废弃物 可生物降解 变质陈粮 调质 油脚 改善土壤结构 腐殖质 圆柱状颗粒 化肥流失 挤压造粒 江河湖海 膨化工艺 再生资源 制备生物 地下水资源 降解型 膨化物 土壤 混均 降解 造粒 制备 喷洒 破碎 消耗 煤炭 农产品 石油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膨化缓释肥,将变质陈粮等工农业废弃物粉碎、调质后,按特定比例与化肥混均,通过膨化工艺制备膨化物,再破碎成7‑10mm颗粒,喷洒油脚,进入造粒机制成圆柱状颗粒膨化缓释化肥。其优点是:采用价格低廉、在土壤中易降解成腐殖质的变质陈粮、油脚等工农业废弃物,加入N、P、K等化肥,通过调质、膨化、挤压造粒技术,制备生物降解型膨化缓释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化肥流失造成对土壤、大气、地下水资源、江河湖海的污染;降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膨化缓释肥。
背景技术
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低是造成江河湖海富氧化等污染,以及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农用化学品利用率、研制环境友好缓释材料是世界各国化学化工界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紧迫的任务。其中,缓释/控释化肥具有与植物生理、生育模式相匹配的作用,使其在规定的时间按照预定的速度释放到周围环境,既可以提高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备受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
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采用可溶性脲甲醛树脂、热望树脂、熔蜡、煤焦油、沥青等,通过包膜技术生产缓释化肥,或采用脲酶抑制剂型、聚丙烯酰胺、石蜡一天然松香、纳米材料、废旧农用塑料、以肥包肥等方式制备缓释化肥。但是这类缓释化肥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污染环境,作为缓释材料的无机物(如硅、石膏、金属盐等)、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烯烃、废旧农用塑料等)长期使用,会严重损害农田土壤正常结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履量,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不平衡;二是价格昂贵,这类缓释化肥通常是普通化肥的2-10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易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是各国科技工作者在缓释化肥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型膨化缓释化肥及其制造方法,该缓释化肥采用价格低廉、在土壤中易降解成腐殖质的变质陈粮、油脚等工农业废弃物,加入化肥,通过调质、膨化、挤压造粒技术制造,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可减少化肥流失造成污染。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型膨化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变质陈粮、化肥及油脚按重量百分比为15-30%:60-80%:3-5%组成。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还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型膨化缓释化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变质陈粮粉碎,过筛取粒度<5mm粉料;
(2)将(1)项粉料送入搅拌罐内强烈的搅拌混合,同时通入压力为0.5-0.7MPa、温度为120-160℃不带冷凝水的干饱和蒸汽,进行调质;
(3)将(2)项调质物和化肥按比例,在膨化机的螺杆转动和模头控制的共同作用下,挤压形成条状膨化物三维骨架结构;
(4)将(3)项膨化物破碎成7-10mm长度颗粒,再向其表面喷洒油脚;
(5)将(4)项物料送入造粒机制成圆柱状颗粒膨化缓释化肥,在化肥微粒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土壤中膨化缓释层受微生物作用降解一脱落,变成腐殖质,整个释放过程基本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残留物(生物降解率> 90%);
(2)均匀提供养分,减少农作物特别是叶菜类亚硝胺含量,达到安全生产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激活素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腐植酸菌肥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