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云锁配电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631.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65/02;E05B65/52;H02B1/46;G07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5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锁闭结构 配电箱 开锁 机械锁机构 开锁指令 驱动电机 外门体 发送 控制驱动电机 无线通讯模块 远程控制终端 驱动 电源模块 控制指令 移动终端 远程操作 智能 手机 指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云锁配电箱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外门体,所述外门体设置有云锁,所述云锁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械锁机构,所述云锁接收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后开锁,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CU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机械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锁闭结构,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开锁指令后,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从而带动锁闭结构开锁。使用的时候,利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app,向所述云锁发送开锁指令,云锁通过控制模块接收到指令后,控制驱动电机驱动锁闭结构开锁,使用方便,可远程操作,所述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云锁配电箱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供电线路的末端设备。当前使用的配电箱通常使用钥匙门锁结构,在需要开门的时候,将钥匙插入锁孔内,打开箱门。当前的钥匙门锁结构,在突出状况处理中,存在开门不及时的状况,如忘带钥匙,或者,配电箱出现突发状况急需处理,然而,钥匙持有人未在现场等,给配电箱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云锁配电箱配电箱。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云锁配电箱配电箱,包括箱体以及外门体,所述外门体设置有云锁,所述云锁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械锁机构,所述云锁接收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后开锁,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CU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机械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锁闭结构,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开锁指令后,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从而带动锁闭结构开锁。
其中,所述锁闭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齿条板、插杆、导向块、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板传动连接,所述齿条板上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穿过导向块,且与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条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插杆横向移动,相应位置的箱体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插杆与插孔相配合使用,插入时锁闭,抽出时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的时候,利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app,向所述云锁发送开锁指令,云锁通过控制模块接收到指令后,控制驱动电机驱动锁闭结构开锁,使用方便,可远程操作,所述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锁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锁结构示意图;
图1-4中,外门体1,防虚接产品2,密封胶条3,内门体4,透明防护罩5,固定孔6,固定柱7,齿条板8,导向块9,插杆10,齿轮11,驱动电机输出轴 12,驱动电机13。
图5中,机械锁芯、锁帽连接块、仿形承重固定座3、锁芯传力轴4、极性分割块5、极性识别块6、棘轮7、棘轮限位座8、限位压块9、复位弹簧10、限位套11、电磁离合器12、半联轴器输出轴13、直流电机座14、直流驱动电机15、限位直流电机16、限位电机固定座17、轴承固定座18、调心轴承19、T 型丝杆20、凸轮21、限位销钉22、电流检测套23、智能控制器24、固定连接轴25、箱体盖2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