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8413.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涂磊;邵旭东;乔东钦;胡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曹花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管廊 预应力束 侧板 管廊 底板 节段 体外预应力束 拼装 超高性能混凝土 体内 承载力要求 原材料用量 材料用量 地质条件 锚固凹槽 承载力 壁厚 施工 受力 围合 纵肋 地基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连接的综合管廊节段以及分布于管廊节段内的预应力束,所述综合管廊节段由顶板、侧板以及底板围合而成,预应力束包括体内预应力束和设置在侧板上的体外预应力束,所述体内预应力束设置在顶板、底板或侧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体外预应力束上设置有短距离纵肋,底板、顶板或侧板上开设有锚固凹槽,综合管廊由超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而成,提高了综合管廊的强度、耐久性,在综合管廊上设置预应力束,使预应力束参与管廊受力,从而减少管廊壁厚,原材料用量大幅减少,自重显著减轻,从而综合管廊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降低,因此本发明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带;本发明管廊承载力高,耐久性好,材料用量省且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管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在市政道路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给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各种工程管线归纳其中,并设置专门的检修口、投料口等设施,统一建设管理,省去管线自身独立的构筑物和土方开挖,可以有效集约化的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其优点为:一次开挖,集中施工,避免了同一路段重复开挖;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的维护和检修,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提高了城市的美观效果;综合管廊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
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有预应力的使用,公告号为CN 206538788 U的预制管廊,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管廊单元,管廊单元就包括上下对接连接的第一管廊结构和第二管廊结构,其对接处设置有预应力连接筋,以及沿预制管廊走向方向设置的预应力纵向筋,预应力纵向筋贯穿相邻的两个管廊单元并将相邻的两个管廊单元连接固定,其管廊拼接面上设置有防水胶条,管廊外侧设置有止水条。其管廊预应力连接筋的作用仅仅是对预制综合管廊节段进行锁紧,配合防水胶条和止水条加强连接处的防水功能,对综合管廊整体结构的受力不起作用,仅属于防水功能性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其采用预应力束体系,预应力束参与管廊结构受力,提高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并且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该材料的防水性好、强度高,减小了裂缝对综合管廊的耐久性的影响,并减少综合管廊的综合造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装综合管廊,包括多个连接的综合管廊节段以及分布于管廊节段内的预应力束,所述综合管廊节段由顶板、形成于顶板两端的侧板以及连接侧板且与顶板位置对应的底板围合而成,预应力束包括体内预应力束和设置在侧板上的体外预应力束,所述体内预应力束设置在顶板、底板或侧板中的至少一块板上。
综合管廊内设置有预应力孔道,体内预应力束通过预应力孔道设置在综合管廊节段内,并通过相邻综合管廊节段的预应力孔道将多个节段连接。
进一步,所述体外预应力束包括体外预应力直束体外预应力弯束中的一种或几种。预应力束根据拼接综合管廊所处位置和受力情况进行排布,使预应力束能够参与并承载管廊的受力,使管廊综合受力性能提高。
进一步,所述顶板和侧板上平行均布有若干横肋,侧板上相邻横肋之间还设置有短距离纵肋,所述体外预应力束通过短距离纵肋转向和锚固。
体外预应力束设置在侧板内侧,穿过侧板上设置的横肋,两个相邻横肋之间的体外预应力束上设置有短距离纵肋;
进一步,所述短距离纵肋包括转向块短距离纵肋和锚固短距离纵肋。转向块短距离纵肋起着体外预应力束转向的作用;锚固短距离纵肋起着体外预应力束锚固的作用。体外预应力直束在短距离纵肋上为纵向设置,体外预应力弯束在短距离纵肋上中部为纵向设置、端部为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