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8605.X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名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溪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 蛋白 基底 生物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将一定浓度的胶原蛋白与一定浓度的光敏剂溶解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并采用紫外光照射第一混合液使得第一混合液形成凝胶状,得到胶原蛋白膜。然后将白蛋白与光敏剂溶解在水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入到胶原蛋白膜上,采用激发光穿过胶原蛋白膜并逐层扫描第二混合液使得第二混合液固化形成3D生物蛋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制备的生物芯片,不破坏胶原蛋白本身的结构,且3D生物蛋白与胶原蛋白膜的结合力强、能够稳定设置在胶原蛋白膜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体外培养干细胞的方式是将干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但是这样的环境是单一的,仅仅给细胞提供了一个平铺的二维结构空间。为了能够更贴近人体三维空间效果,一些可降解的聚合物生物材料出现了,比如通过光刻技术,或者电纺技术等等制备一些三维图案(3D图案)给细胞生长,但是这类技术均存在制作工艺复杂,周期长,制作过程有毒性物质的加入,结构单一化随机化的缺点,并且聚合物材料本身并不受细胞青睐。
胶原蛋白是真皮中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占皮肤真皮层的75%以上,其具有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的功能。并且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诱导组织再生、无免疫排斥反应。如果在胶原蛋白膜上形成三维图案制成生物芯片,能够为对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提供更真实的人体模拟环境。
然而由于胶原蛋白本身的物理机械性能差,传统的方法无法在胶原蛋白上形成结合力强、且结构稳定的3D图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并形成结合力强、且结构稳定的3D图案的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
一种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胶原蛋白与光敏剂溶解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原蛋白的终浓度为1mg/mL~10mg/mL,所述光敏剂的终浓度为0.01w/v%~0.05w/v%;
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第一混合液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形成凝胶状,得到胶原蛋白膜;
将白蛋白与光敏剂溶解在水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白蛋白的终浓度为150mg/mL~200mg/mL,所述光敏剂的终浓度为0.15w/v%~0.3w/v%;以及
将所述第二混合液加入到所述胶原蛋白膜上,采用激发光穿过所述胶原蛋白膜并逐层扫描所述第二混合液使得所述第二混合液固化形成3D生物蛋白,得到所述以胶原蛋白膜为基底的生物芯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胶原蛋白与光敏剂溶解在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液的操作中,所述胶原蛋白为鼠尾胶原蛋白,所述光敏剂为虎红钠盐,所述磷酸缓冲盐溶液的pH值为7.0~8.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第一混合液使得所述第一混合液形成凝胶状的操作中,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100nm~400nm,所述紫外光的能量为0.2W~0.4W。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膜的厚度为100μm~200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将白蛋白与光敏剂溶解在水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的操作中,所述白蛋白选自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人重组血清白蛋白、羊血清白蛋白和兔血清白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敏剂为虎红钠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白蛋白上还标记有荧光素,所述荧光素选自FITC和PE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溪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溪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