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012.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层 量子点 薄膜 液晶显示装置 背光模组 金属线栅 偏振层 光转换 色域 发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ED光源611、量子点薄膜612、介质层615及金属线栅偏振层616;其中,所述量子点薄膜612设置于所述LED光源611上;所述介质层615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薄膜612上;所述金属线栅偏振层616设置于所述介质层615。本发明提供的LED背光模组光转换率高,能够在实现LED光源的高色域的特性的同时,提高发光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智能电话、手机、汽车导航装置、电子书等产品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的优点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简称CRT)显示装置。
目前LED背光的结构是利用蓝光LED去激发黄色或是红色与绿色荧光粉形成白光背光源。但是荧光粉发光效率低、光谱频宽较宽,使液晶显示器在亮度和色域遇到瓶颈。纳米量子点为一种最新型的半导体荧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和颜色纯度更好等优点,已经以光学膜的形式应用在LCD的背光模块上。藉由量子点材料成膜后搭配蓝色LED光源的背光模块结构,应用到液晶显示器当中来取代传统荧光粉来提高发光效率。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架构上仍然需要使用吸收式的偏光片与彩色光阻,该结构限制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很难做到更加轻薄,此外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量子点薄膜技术还存在材料利用率不高,光学效率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LED光源611、量子点薄膜612、介质层615及金属线栅偏振层616;其中,
所述量子点薄膜612设置于所述LED光源611上;
所述介质层615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薄膜612上;
所述金属线栅偏振层616设置于所述介质层61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层613和第一基板614;其中,
所述保护层613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薄膜612上;
所述第一基板614设置于所述保护层613和所述介质层615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栅偏振层616包括多个金属线6161;其中,所述金属线6161周期间隔排布于所述介质层615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层615为透明介质层,包括SiO2、SiO、MgO、Si3N4、TiO2、Ta2O5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614为透明基板,用于支撑所述介质层615及所述金属线栅偏振层61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薄膜612包括红光量子点6121、绿光量子点6122、蓝光量子点6123和透明光阻612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薄膜612还包括黑色矩阵612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LED光源611为双色LED芯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色LED芯片包括蓝光光源和黄光光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极62、液晶分子层63、第二电极64、第二基板65及偏光片66,还包括由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板、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