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686.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毕强;徐海燕;陆一鸣;苑志军;张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08 | 分类号: | A01N43/08;A01N47/02;A01N43/36;A01N47/38;A01N47/24;A01P7/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组合物 害虫 防治 应用 苯氧基苯氧 丁烯氟虫腈 杀虫剂产品 二氧戊环 类化合物 联苯肼酯 实验检测 使用效率 市场潜力 抗药性 虫螨腈 基甲基 有效地 茚虫威 单剂 防效 复配 施药 污染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所述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含有4‑对苯氧基苯氧基甲基结构的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丁烯氟虫腈、虫螨腈、茚虫威、联苯肼酯中的任一种,即由二组分复配而成,并且通过实验检测发现,该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的药效明显高于单剂杀虫剂产品/组分的防效,从而减少了组合物的使用剂量(施药总量),有效地降低害虫的抗药性风险,提高了组合物的使用效率,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害虫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杀虫剂按毒理作用可分为:
①神经毒剂。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如滴滴涕、对硫磷、呋喃丹、除虫菊酯等。
②呼吸毒剂。此种类型的杀虫剂原理是抑制害虫的呼吸酶,如氰氢酸等。
③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剂可堵塞害虫气门,惰性粉可磨破害虫表皮,使害虫致死。
④特异性杀虫剂。引起害虫生理上的反常反应,如使害虫离作物远去的驱避剂,以性诱或饵诱诱集害虫的诱致剂,使害虫味觉受抑制不再取食以致饥饿而死的拒食剂,作用于成虫生殖机能使雌雄之一不育或两性皆不育的不育剂,影响害虫生长、变态、生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并且,众所周知农药杀虫剂按其作用原理可被分类为:
①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
②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
③熏蒸剂: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挥发而发生蒸气毒杀害虫或病菌,如溴甲烷等。
④内吸杀虫剂:被植物种子、根、茎、叶吸收并输导至全株,在一定时期内,以原体或其活化代谢物随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吸吮植物汁液而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如乐果等。
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往往会出现农药施用不当所产生的抗药性害虫。其中,抗药性害虫是指长期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后,因适应性的增强而导致对该药增加抗性的害虫;其表现是害虫越治越多,危害越来越重,用药越来越浓,施药成本越来越高。据记载,世界上抗药性害虫已超过400种,例如我国的三化螟、棉蚜、棉铃虫、苹果红蜘蛛等均为抗药性较严重的害虫。众所周知,害虫的抗药性会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生产费用增高、害虫猖獗等危害,并且,如果增施农药量,还会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为了解决害虫抗药性的问题,人们亟需研发出新的农药杀虫剂,以期通过新化合物或多种杀虫剂的复配,克服抗药性的弊端并达到所需的药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技术缺陷,特别是针对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发明人拟将含有4-对苯氧基苯氧基甲基结构的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与多种杀虫剂进行复配,作为一种新的杀虫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成功克服了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并以较小的施药量获得了理想的防效。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杀虫剂组合物,其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为具有以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
其中,R选自以下任一种:C2-C10的链烷基,C3-C10的环烷基和C6-C14的芳基;
其中,所述B组分选自以下任一种:丁烯氟虫腈,虫螨腈,茚虫威,联苯肼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