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0254.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杨欣;蓝栩砚;宿世臣;凌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52;H01L33/56;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06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量子 白光 led 背光 模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匀光扩束的透镜作为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的涂覆载体,并对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表面进行气密性保护来改善其稳定性,然后将涂覆有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的透镜与蓝光LED粘接在一起,形成直下式背光模组,利用蓝光芯片激发红、绿光量子点发射红、绿光并与部分未吸收的蓝光形成红、绿、蓝三基色白光LED。本发明的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具有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以及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白光LED封装技术及其LCD背光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平板显示器应用的液晶模组采用的是薄膜晶体管(TFT)技术,TFT属于非主动式发光显示,需要由白光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系统亮度,再透过彩色滤光片实现多样的色彩显示,而白光LED是TFT使用最广泛的背光源。白光LED主要通过GaN基蓝光芯片激发黄色YAG:Ce荧光粉发出黄光与剩余蓝光复合得到白光,因具有寿命长、使用电压低、尺寸小、集成度高、响应时间短(最低可达到1飞秒)、性能稳定可靠以及无汞低碳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已代替冷阴极荧光灯(CCFL)成为TFT-LCD面板中的主流背光源。但是这种荧光转换的白光LED背光模组存在显色指数低、色域范围小的问题,其显示画面质量不佳。目前,高色域显示已经成为液晶显示器(LCD)面板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量子点是一种三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的“准零维”纳米材料,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其电子和空穴在三维上都受到量子限域的影响,从而使得体材料中连续的能带变成离散的分立能级结构。相对于上述传统的YAG:Ce荧光粉,半导体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转换材料,其发光特性可通过其尺寸、形状、结构和掺杂来进行调节,具有发射光谱尺寸可调性、色纯度高、荧光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量子点为荧光转换的白光LED作为LCD的背光源称为量子点背光技术,相对于传统YAG:Ce荧光粉,红、绿光量子点具有发射光谱窄的特点,可以使LCD的NTSC标准色域达到100%以上。因此,量子点背光技术受到产业界和研究院所的广泛关注。
目前,量子点背光技术有三种方式:量子点荧光增强薄膜、量子点玻璃导轨和量子点On-chip白光LED等,量子点荧光增强薄膜和量子点玻璃导轨具有制备复杂成本高的缺点,而量子点On-chip白光LED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种直下式量子点LED背光模组,即将蓝光芯片固晶、焊线、点胶和固化等封装工艺制备蓝光LED,然后将蓝光LED回流焊安装在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基板上;并将红、绿光量子点与封装胶体混合涂覆在直下式LED背光源的透镜进光面的凹槽内,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固化,并对量子点荧光胶体表面进行气密性保护提升其稳定性,最后将涂覆有量子点封装胶体的透镜与蓝光LED背光模组胶粘接在一起,即形成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制备上述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匀光扩束的透镜作为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的涂覆载体,并对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表面进行气密性保护来改善其稳定性,然后将涂覆有红、绿光量子点荧光胶体的透镜与蓝光LED焊接在一起,形成直下式背光模组,利用蓝光芯片激发红、绿光量子点发射红、绿光并与部分未吸收的蓝光形成红、绿、蓝三基色白光LED。该方法制备的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具有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以及成本低的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下式量子点白光LED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蓝光芯片在LED支架上经固晶、焊线、点胶以及固化后,得到蓝光LED;再将蓝光LED通过回流焊安装在LED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